熱門:加拿大要求撤資!涉這三家A股鋰礦公司 影響幾何?回應來了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資源話語權爭奪愈發激烈,海外鋰礦開發遭遇變數。加拿大發布聲明限制中礦資源、藏格礦業、盛新鋰能三家公司海外鋰礦項目投資,三家公司均表示目前未造成重大影響。
當地時間11月2日,加拿大政府官網發布聲明稱,加拿大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命令部分外國投資者撤出對加拿大關鍵礦物公司的投資。這份聲明涉及中礦資源、藏格礦業、盛新鋰能三家上市公司。
該聲明提出,中礦資源(002738)旗下中礦(香港)稀有金屬資源有限公司應從加拿大動力金屬公司(Power Metals Corp.)撤資;藏格礦業(000408)旗下子公司Zangge Mining Investment (Chengdu) Co Ltd應從加拿大超鋰公司(Ultra Lithium Inc.)撤資;盛新鋰能(002240)香港孫公司盛澤鋰業應從智利鋰業(Lithium Chile Inc.)撤資。
中礦資源在午間發布公告確認了此事。公司表示,香港中礦稀有收到加拿大創新、科技和經濟發展部《關于中礦(香港)稀有金屬資源有限公司投資入股Power Metals Corp.國家安全審查結果告知函》,具體要求為,香港中礦稀有應在本告知函簽發之日90日內出售其持有的PWM股票,終止與PWM簽署的《包銷協議》,并使提名任命的董事辭職。
對于該事件的影響,中礦資源表示,動力金屬公司的礦權尚處于初級勘探階段,上述要求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此外,公司在加拿大投資的Tanco已經履行了加拿大國家安全審查程序。上述國家安全審查結果不會對Tanco產生影響。
2021年底,中礦資源以自有資金150萬加元認購PWM增發的750萬股股票,約占PWM總股本的5.72%。香港中礦稀有還與PWM簽署Case湖項目的全部鋰、銫、鉭產品的包銷協議。
藏格礦業也確認,已經收到加拿大創新、科技和經濟發展部的有關通知。公司表示,藏格礦業投資與超級鋰業公司合作的礦權開發尚處于前期盡職調查及勘探階段,藏格礦業投資后期若出售所持有的超級鋰業公司的股份不會對公司業績產生重大影響。
此前,藏格礦業以414萬加元認購超級鋰業公司19.47%的股份,成為后者的第一大股東。超級鋰業公司旗下有阿根廷Laguna Verde鹽湖鋰項目,加拿大安大略省Georgia Lake和Forgan Lake 礦石鋰項目等。
盛新鋰能在上述三家公司中所涉投資額最大。2022年1月,盛澤國際首次對加拿大上市公司智利鋰業投資,至今年4月行權及繼續認購后,盛澤國際對智利鋰業的投資金額累計為1.75億元。智利鋰業擁有18個位于南美地區的礦業項目,涉及鹽湖鹵水、金礦、銀礦及銅礦項目。
“我們也是從新聞上得知此事,加拿大只是單方面宣布,而公司并沒有接到相應的通知。”盛新鋰能相關負責人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公司相關項目位于阿根廷,不在加拿大境內,并且仍處于勘探階段,還沒有開始生產,“加拿大方面可能也沒有具體核實項目所在地,我們也在和對方積極聯系,看后續會有什么行動,即使真的出臺限制措施,也不會對公司造成太大影響。”
“加拿大對全球鋰礦的貢獻只有5%,但此事對中國企業投資海外鋰礦敲響了警鐘”一位鋰礦行業資深專家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如果全球范圍內有更多國家采取類似的關鍵材料限制措施,將對國內鋰電產業鏈產生較大影響。
有鋰礦分析師認為,針對加拿大限制不用過度恐慌,只是部分項目尚未完成安全審查,對已完成安全審查的項目也明確既往不咎。但礦業開發難度正在系統性提升,國內國外均是,關鍵金屬更是如此。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鋰鹽生產國,而國內鋰礦開發程度較淺,鋰資源對外依存度較高。2021年以來,新能源汽車市場崛起拉動鋰資源需求,鋰價應聲而漲,不少公司出海尋礦,澳洲、南美、非洲等地是熱門地區。
不過,多個國家都將鋰礦資源提升到戰略高度,希望把握話語權。不久前,阿根廷、玻利維亞和智利開始草擬一份文件,推動建立類似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鋰業歐佩克”,從而在鋰礦價值波動的情況下達成“價格協議”。
這三個國家被稱為南美“鋰三角”,目前的鋰資源開發政策存在差別。華西證券分析稱,玻利維亞和智利未來基本遵從國家主導的開發策略,而阿根廷目前完全處于外國資本主導、國家僅扮演次要角色的情況。一旦三個國家達成協議,不排除阿根廷出現倒向智利和玻利維亞政策主張的局面。若如此,未來全球鋰資源供給釋放的速度將進一步放緩,鋰鹽維持高位的時間將進一步后延。
東北證券分析師也表示,由于地緣戰略思維興起,資源國在加快延伸鋰鹽一體化產業鏈的同時明確表態產品僅在特定地區消化,這意味著未來自由流向市場的鋰資源將大幅減少,行業供給緊缺時間或超市場預期。
(文章來源:e公司)
標簽: A股鋰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