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速看:應善用廣交會溢出效應
【資料圖】
原標題:應善用廣交會溢出效應
廣交會再現萬商云集盛況。第133屆廣交會4月15日起分三期持續舉辦至5月5日。此次廣交會是新冠疫情發生后首次全面線下舉辦,展覽面積和參展企業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吸引2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十萬采購商報名參會。
萬商云集,折射中國經濟活力加速釋放,經濟動能強勁復蘇。作為中國外貿的“風向標”和“晴雨表”,廣交會因為其歷史最長、規模最大、商品種類最全、到會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被稱為“中國第一展”。品類齊全、質優價廉的“中國制造”通過廣交會為世界提供經濟實惠的豐富產品。外貿的背后是產業,外貿的韌性、活力與轉型的背后是產業經濟的韌性、活力與轉型。從廣交會上參展企業結構、展品變化、新品發布,都能看到中國經濟的快速反彈、產業結構的創新升級。
廣交會對全省全國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復蘇,都具有重要意義。廣交會對外開放平臺功能的“金字招牌”,有力支撐廣東省在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上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廣交會的溢出效應和對外窗口作用,將吸引更多外國投資者到廣東和粵港澳大灣區投資發展,推動廣東實現高水平“引進來”“走出去”,在更高層次上用好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廣交會將繼續成為中國面向世界開啟的重要窗口,繼續成為擴大開放、加強中外經貿合作的重要橋梁和紐帶。對世界而言,廣交會為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企業與中國企業合作構建安全、可靠、高效的供應鏈創造機會,也為他們搭上中國經濟復蘇和發展快車提供平臺。
廣交會的溢出效應,深圳當更加善用。廣交會吸引了海量優質客商資源,深圳應有針對性加速引流,為相關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增添新動力。當前有關部門應按照深圳“20+8”產業鏈上下游,全面梳理對接各類企業,利用廣交會平臺促進全球更多資本、產業、人才匯聚深圳。每屆廣交會,深企都收獲滿滿。此次廣交會有逾千家深企參展,面對廣闊的全球市場,深企當更好利用廣交會,拓展新業務、建立新聯系、了解行業最新趨勢,從而更高效地拓展海外市場。深圳會展業作為后起之秀,應虛心向廣交會“老大哥”學習,攜手以會展業的拉動效應推動兩地高質量發展。(陳智軍)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