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準備迎接這個期盼已久的團圓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做好準備迎接這個期盼已久的團圓年
春運這場“大遷徙”是生產生活全面回歸正軌的重要標志之一,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對全社會而言也是一劑寶貴的強心針。讓“就地過年”者安身安心,讓返鄉探親者平安抵達,濃烈年味兒必能慰藉一年辛勞,紅紅火火的春節也將掀開美好生活的嶄新篇章。
為期40天的春運明日拉開序幕,春運火車票也已開售。歲末年尾,闔家團圓的氣氛正越來越濃,“回家過年”成為輿論場中的一大熱點。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是國人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也是一家人團聚相守的固定時段。過去三年受疫情影響,為減少大規模人員集中流動帶來的疫情擴散風險,許多人顧全大局“就地過年”,延緩了歸鄉腳步。如今疫情形勢變化、防控政策調整,大家也陸續安排返鄉探親。多地數據顯示,今年春運高峰期熱門路段車票“秒空”,整體客流或迎近三年新高。從更大視野看,春運這場“大遷徙”是生產生活全面回歸正軌的重要標志之一,一個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對全社會而言也是一劑寶貴的強心針。
回歸正常生產生活已成趨勢,即將到來的癸卯兔年承載著無限希冀。但同時也要看到,疫情防控轉段度峰需要一個過程,返鄉過年仍面臨不少客觀問題。比如,無論搭乘飛機、火車或大巴,長時間處于相對密閉又人員集中的空間,感染風險如何規避,有沒有可能造成“二次感染”;再如,回鄉走親訪友聚餐聚會等過程中,病毒擴散壓力怎樣緩解;還有,廣大鄉鎮農村地區醫療資源有限,如何應對大規模返鄉潮可能帶來的疫情沖擊……以上種種,是許多人歸鄉心切又不無顧慮的原因,也是需要未雨綢繆加以解決的問題。
返鄉過年面臨的首個問題,便是如何讓返鄉與回程之路安全順暢。2023年春運工作方案指出,直面新形勢新變化,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運輸服務保障。著眼于此,一方面要多在細節上下功夫,優化公眾出行環境,做好消殺、提醒防護,以最大能力保障旅客安全出行。同時,做好預案、強化統籌,動態研判不同群體、不同時段、不同區域的客流發展趨勢,做好有針對性的安排。另一方面,面對跨區域人員流動性加速釋放的趨勢,也不妨在錯峰避峰上做足文章,如彈性休假、錯峰休假政策,包車、包機、包車廂等“點對點”運輸方式,都值得探索實施?!坝袀鋭t無患”,對各類情況考慮得越細致,把準備工作做得越充分,春運就會越平穩。
也要看到,鄉土中國的那個“老家”,是所有人心心念念之處,但在醫療救治方面也有明顯短板。目前,許多鄉村也承受著疫情壓力,補齊關鍵短板,應對春節大規模人口流動,是眼下當務之急。就核心需求來看,一則,保證基本藥品儲備,讓供應量足以涵蓋當下、春運甚至更長時段;二則,建立順暢及時的轉運通道,一旦出現重癥能夠盡快轉到縣、市醫院救治。充分發揮城市優質醫療資源對口駐點以及遠程醫療的優越性,確保藥品充足供應、醫療高效協同,才能做好“保健康、防重癥”的托底工作。
作為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我們每個人也是抗疫防線最基本的一分子。當下是否為回鄉的最好時機,如何減少往返途中的感染風險,怎樣守護好老人孩子,每個打算探親或即將返鄉的人都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加以考慮。其中,最根本的一條,就是不要帶“病”出行。此外,無論是在出行途中,還是團圓聚會,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衛生習慣都要繼續保持。辭舊迎新之際,自己和家庭都做好一定的防疫準備,保持科學的防疫習慣,這個團圓年才會更加平安祥和。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春節是新的開始,寄托著新的希望。在流動的時間里感受團圓的溫暖親情,是國人積攢精神能量的重要方式。讓“就地過年”者安身安心,讓返鄉探親者平安抵達,濃烈年味兒必能慰藉一年辛勞,紅紅火火的春節也將掀開美好生活的嶄新篇章。(胡宇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