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快看:進一步筑牢防線,保障“救命錢”安全
(資料圖)
原標題:進一步筑牢防線,保障“救命錢”安全
馮海寧
據11月27日《人民日報》報道,近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聯合制定了《違法違規使用醫療保障基金舉報獎勵辦法》,將于2023年1月1日正式施行。該辦法的亮點之一是將獎勵金額上限由10萬元提升至20萬元,并設置了最低200元的獎勵金額下限。另外,《醫療保障基金飛行檢查管理暫行辦法》再次公開征求意見。
醫療保障基金是百姓的“看病錢”“救命錢”,其之于人們健康、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防止該基金被違法違規使用,我國《社會保險法》《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等已構筑起相對完善的制度體系,國家有關部門也多次開展相關治理行動,努力捍衛醫保基金安全和使用規范,也取得了諸多成效。但仍需正視的是,近年來,有關套保騙保的案例仍不時出現。
以2021年為例,國家醫保局披露的數據顯示,全年共檢查定點醫藥機構70.8萬家,查處41.1萬家,追回醫保資金234億元。醫保、衛健部門共協助公安機關偵破詐騙醫保基金犯罪案件203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002名,追繳涉案醫保基金5.1億元,偵破非法經營醫保藥品案件349起,涉案金額達15億元;向紀檢監察部門移送專項問題線索212起。這是治理行動取得的效果,但也反映出一些伸向醫保基金的“罪惡之手”仍然囂張。
在此背景下,如何進一步為醫保基金筑牢“銅墻鐵壁”,如何讓有關機構和人員不敢、不能隨意違規使用醫保基金,是必須思考的命題。從這個角度上說,上述獎勵辦法與飛檢意見稿,都是致力于為醫保基金提供更給力的安全保障——前者通過提高獎勵額度上限等進一步提升公眾舉報積極性,后者通過完善飛檢制度,增強飛檢的規范性、威懾力。
在鼓勵監督舉報方面,2018年制定的《欺詐騙取醫療保障基金行為舉報獎勵暫行辦法》,已經發揮了積極作用——數據顯示,目前各級醫保部門先后獎勵舉報人2570余人次,發放舉報獎勵近500萬元,根據相關群眾舉報線索查實并追回醫保違規金額1.58億元……此次公布的獎勵辦法將獎金上限由10萬元提升至20萬元,這對公眾和“吹哨人”來說無疑將產生更大的激勵作用,對一些潛在的違規者來說也將形成更大的震懾。
同時,飛行檢查在此前的醫保基金“保衛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2021年1月至8月,國家醫保局直接開展飛檢7組次,檢查醫療機構14家,醫保經辦機構7家,查出涉嫌違法違規資金1.31億元。可以預見的是,對飛檢的啟動情形、執法程序、后續處理等進一步予以明確和完善,將增強突擊檢查的力度,給醫保基金更穩固的守護。當然,在充分總結飛檢經驗、發揮飛檢作用的同時,如何利用大數據等新技術發現違規行為,也值得探索。在涉及百姓“救命錢”的問題上,相關的監督檢查機制和制度建設,可以也更應該多些“加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