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 標簽到底是“雞肋”還是真好用_全球報資訊
作者|ByArsT
在小紅書這個神奇的 App 上,總會莫名其妙的出現一些爆火的小玩意。
前段時間,小紅書上的 NFC 音樂墻火了,在用戶分享的視頻中能夠看到制作過程:先是打印一張音樂播放界面,然后再將其裝裱起來,背部貼上一個寫入數據的 NFC 貼紙,多個畫框組合起來就變成了一個完整的音樂墻。
【資料圖】
在這一系列簡單的操作中,門檻最高的不是購買 NFC 標簽(畢竟這東西電商平臺幾毛錢一張),而是在 NFC 標簽中寫入網頁數據,以此來達到顯示播放界面的效果。
NFC 貼紙這種東西,也被叫做 NFC 電子標簽,屬于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中比較貼近人民群眾的應用方式,比如我們手機上的 NFC 功能,就是在兩個 NFC 設備彼此靠近的情況下進行數據交換,電子支付、門禁卡模擬、公交卡,這些就是這一技術的落地模式。
而 NFC 標簽通俗來說,就是一個不能進行聯網通訊和實時數據改寫的 NFC 設備,但同樣擁有近場通訊能力。比如我們常見的門禁卡就是一個 NFC 標簽,只不過被裝裱進了一個外殼中。
雖然 NFC 標簽不能實時改寫數據,但它卻支持用戶主動寫入和修改數據,這就意味著 NFC 標簽有著更多的玩法,遠不止 NFC 音樂墻這種低級應用模式。
比如一張寫入了 Wi-Fi 密碼的 NFC 貼紙,當有朋友進門時,只需用手機靠近貼紙,就能夠自動獲取到 WIFI 密碼;將 NFC 標簽與智能家居開關鏈接在一起,只需要手機貼近 NFC 標簽,就能自動打開臺燈、空調等。
此前小米就推出過“NFC 碰碰貼”,將其和米家智能家居鏈接在一起,算是目前業內對 NFC 應用最為大眾化的廠商。不過有一點讓人迷惑,小米推出 NFC 碰碰貼后并沒有在智能家居領域掀起波瀾,反而無人問津。
這又是為什么呢?
老話說得好,實踐出真知。正好最近家里的智能電器購置的有點多,有些時候總是要在手機里一步一步找開關,實在是麻煩,我就專門購買了一百多片 NFC 標簽,來看看這東西實用價值到底如何。
但在購買時需要注意,NFC 芯片有不同的型號,比較常見的型號有 NTAG 213、NTAG 215、NTAG 216 這三種,雖然在功能上并沒有區別,但在容量上還是有著較大的差距。
NTAG 213 內存大小為 137 字節,NTAG 215 內存大小為 492 字節,NTAG 216 則是有著 868 字節。具體反應到的是寫入內容的多與少,如果只是簡單做個開關或寫入個鏈接,NTAG 215 就夠用了,但如果想要寫入更多的內容,最好還是購買 NTAG 216 型號。
得益于手機廠商在自動化方面的建樹,NFC 的智能化實現方式我大致分為三個種類。
第一個,在 NFC 標簽中直接寫入數據,讓手機在貼近 NFC 標簽后可以直接讀取數據。這是 NFC 標簽應用中最原始的功能,通過手機上的軟件(比如 NFC Tools)在 NFC 標簽中寫入數據,比如藍牙連接、Wi-Fi 密碼、網頁 URL、電話信息,甚至微信、QQ、Facebook 的主頁,都能寫進 NFC 標簽當中,當其他人掃描標簽后就可以打開對應內容。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寫入方法并不支持自動化邏輯,寫入什么就是什么,是另一種層面的“所見即所得”;而且這一功能也需要設備支持,比如 Wi-Fi 自動連接功能只支持安卓設備,不支持 iOS。
并且,這種寫入內容并非隨意,有一定的容量限制,比如我寫入一個位置信息就要占用 116 字節,這也是為什么我剛剛推薦選擇 NTAG 216。
第二個就需要智能化 App 了,目前主流的智能家居平臺米家就支持通過 NFC 標簽來觸發自動化。
如果想要用好 NFC 標簽的自動化功能,就需要先搞清楚米家 App 上自動化的邏輯。
這里我打個比方,如果我想要打開電視的同時調低音量、窗簾關閉,并且家里的燈光全部打開,這時我需要在米家 App 里設置這樣一個自動化邏輯:當我打開電視時,自動觸發窗簾和燈光開關,并調整電視音量到 20%。
這也是目前智能家居自動化的普遍邏輯,這也是編程中“if-or”的邏輯思維,如果... 或者...,只要熟練掌控這一套邏輯,那么智能化家居會有更多的玩法。
NFC 標簽的功能就是在這一基礎上增加一個觸發開關,比如在床頭貼一個 NFC 標簽,聯動內容為自動關閉窗簾和關閉所有燈并打開夜燈,NFC 標簽的加入會簡化掉我們打開手機觸發這一步驟。
第三個功能在我看來不一定和智能家居強相關,并且也是可玩性最高的玩法,需要 iOS 設備才能實現一定的功能。
首先 iOS 的快捷指令功能想必很多朋友都有所耳聞,但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的是,這一功能是可以通過 NFC 標簽來進行觸發的。比如當掃描到 NFC 標簽時,自動打開某個音樂 App;或者當掃描到 NFC 標簽時,自動導航到某地;掃描到桌面上的 NFC 標簽后,自動打開釘釘打卡。
這些功能基于 iOS 快捷指令強大的功能指令,能夠讓此前需要繁瑣點擊屏幕才能做到的功能,只需要輕輕一貼就能夠實現,并且這些功能不拘泥于智能化設備,而是所有手機上的功能。另一方面,這一方法由于只是寫入了一個觸發開關,所以對于 NFC 型號沒有限制,更適合拿來貼在一些不重要的地方。
在這些工具和功能的加持下,如果你有足夠的創意和想法,完全可以讓生活更為智能化。但需要注意的是,通過米家 App 和 iOS 快捷指令的自動化,需要在設備上有相應的指令,其他手機也想使用的話需要登陸米家 App 或 iOS 快捷指令中有相應指令才可行。
NFC 功能從誕生到現在,已經出現了不少種玩法,比如華為的一碰傳、智能設備碰一碰打開操作界面等等。但事實上,NFC 標簽到現在都沒有被廣泛推進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在于他的學習成本。
無論是手機的自動化,還是智能廠商設備之間的聯動都需要一定程度的邏輯思維,也就是剛才我們說到的“if-or”。
消費者要先弄懂,當掃描 NFC 標簽后在什么前提下打開什么,如果不符合要求自動化又該怎么做,這其中的邏輯需要一定的思考甚至說需要一定的門檻。
哪怕弄懂了這些,第二個難題 NFC 標簽能支持幾個手機又會勸退一大批人。
也正是因為如此,NFC 功能只適合很少一部分消費者。對于絕大多數消費者來說,NFC 功能不止雞肋,而且麻煩。
事實上,我雖然買了很多 NFC 標簽,但在創建 NFC 標簽內容的時候就已經讓我精疲力盡。以至于雖然 NFC 功能有重新寫入的能力,可我也沒有精力去繼續修改它。
我們這種愛折騰的數碼博主體驗后都是這樣的感覺,那更何況是普通的消費者人群呢?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不客觀實驗室 (ID:zhinan617)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