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中遠海運港口收購漢堡港部分股權 為公司業務出海夯實基礎-環球觀點

近日,漢堡港口與物流股份公司(HHLA)發布聲明稱,在完成最終投資審查程序后,該公司與中遠海運港口有限公司(CSPL,下稱“中遠海運港口”)就漢堡港“福地”(Tollerort)集裝箱碼頭(CTT)簽署了最終股權收購協議。

根據協議,中遠海運港口將收購漢堡港“福地”集裝箱碼頭24.99%的股權,“福地”集裝箱碼頭將成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COSCO,中遠海運港口為其子公司)處理亞洲和歐洲之間貨物運輸的首選靠泊碼頭。

“從國家層面看,中德兩國經濟稟賦高度互補,但經濟往來有時受限于物流因素而未能充分挖掘雙方合作潛力,此次中企與漢堡港的合作,在較大程度上彌補了這一短板,為中德兩國經貿交流帶來增量。”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研究員、金磚暨G20研究中心主任徐飛彪如是稱。


【資料圖】

從企業層面看,對漢堡港來說,這筆股權收購有“救急”功效。

漢堡港是連接歐洲和中國的最重要貿易樞紐之一,是中歐班列貨運服務的關鍵節點。不過,受全球經濟放緩、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2023年一季度,其海運貨物吞吐量同比下降10%、集裝箱吞吐量同比下降17%、鐵路貨物運輸同比減少3.4%,形勢不容樂觀。

中遠海運港口是港股上市公司。其2022年年報顯示,公司業務涉及海運、綜合物流、集裝箱運輸與租賃、碼頭拆裝箱、海外倉等,且在數字化加持下正不斷向碼頭自動化、智慧港口等方向升級,成果豐碩。

“這樣的投資,有益于加強漢堡港在中德以及中歐經貿關系中的關鍵地位,提升港口競爭力,有助于提高漢堡港所在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性,能為當地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同時有利于進一步完善德國物流體系的建設。”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學院副教授寇蔻這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對中遠海運港口來說,此番合作為公司業務的“遠航出海”奠定了更加扎實的基礎。

“作為全球領先的船運企業,依托中國在數字信息技術與產業上的優勢,中遠海運港口在數字化、綠色化方面不斷自我升級,這次投資,不僅能在物流等方面提升自我產業競爭力,還為將來輸出電子、機械、信息技術服務等創造了更多機會。”徐飛彪表示。

商務部研究院電子商務研究所副研究員洪勇也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中遠海運港口的投資還將為國內相關產業帶來示范效應,例如其集裝箱業務的對外推廣有助于增強中國集裝箱產業在國際市場上整體競爭力的提升。”

(文章來源:證券日報網)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