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世界頭條:活蚯蚓當餌料 提醒:野外挖捕蚯蚓影響生態

“一斤活蚯蚓35元,還很搶手。”近日,野釣愛好者吳先生反映,最近釣友圈流行活餌,就是活蚯蚓等餌料,非常搶手,還要提前預訂。這些蚯蚓是哪里來的?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反映 蚯蚓等活餌釣非常搶手

“我們釣魚時,就有人過來推銷,還有樣品。”吳先生說,前一陣在野外釣魚時,常有騎著摩托車趕來推銷蚯蚓的商販,每個人身上都會帶一包活蚯蚓,向沿岸釣魚的人展示和推銷。


【資料圖】

吳先生說,這些人稱自己有穩定的蚯蚓貨源,還保證蚯蚓鮮活,提前3天打電話預訂,就可以保證蚯蚓送到手,劃下來,一斤活蚯蚓的價格達到了35元,聽說還要繼續漲價。

“買的人很多,用蚯蚓釣魚,容易一些。”吳先生表示,他的多位釣友都從對方那里買了蚯蚓,聽說在一個野釣群中,有幾十個野釣愛好者長期購買活蚯蚓,尤其是現在野釣高峰季。

一個人買一斤蚯蚓只能用兩三天,這么多的供應量,對方的蚯蚓是哪里來的?吳先生說,他們很好奇,這些蚯蚓不會是從地里現挖的吧?如果是那樣,蚯蚓又是從哪里挖的?

“蚯蚓也是中藥材,之前宿遷等地電捕蚯蚓被曝光,我們擔心他們也是電捕的。”吳先生說,喜歡用蚯蚓野釣的人不少,一天的用量也不是一個小數目,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在很多河道跑那么遠去推銷。

調查 囤購的養殖貨?死亡率高

一斤活蚯蚓賣到了35元,這些蚯蚓是哪里來的?接到反映后,記者前往市郊部分野釣較為集中的河道調查,野釣愛好者向記者表示,最近確實有人經常趕來推銷蚯蚓等活餌。

“附近也沒聽說有人養殖蚯蚓,不知道蚯蚓從哪里弄來的。”野釣愛好者馮先生表示,這些賣蚯蚓的人不僅賣給釣魚的,還會賣給捉黃鱔的商販,那些商販比釣魚人用的蚯蚓多,幾十個籠中掛上蚯蚓用來誘捕。

在一野釣愛好者的介紹下,記者見到了一位從事蚯蚓買賣的陳姓商販,說蚯蚓保證鮮活,只要從他這里訂購,適當加一點運費他還會送貨上門,也可以集中到河道邊取貨。

對于蚯蚓的來源,陳姓商販支支吾吾不愿多說什么。不過,對于電捕的猜測他予以否認。“電捕的是死的,都是曬了賣地龍干的。”陳姓商販表示,電捕確實量很大,但不適宜作為活餌,作為中藥材賣也很值錢。

“我的蚯蚓都是囤購的養殖的,回來養著賣給釣魚的人。”他表示,網上有不少賣養殖蚯蚓的網店,平時釣魚的人自己買,到手后用了沒多久就可能死掉,死亡率比較高。他大量囤購,店家就會送養殖土,他放在養殖土中可以養一個月,等賣得差不多再囤購。

提醒 野外挖捕蚯蚓影響生態

“養殖也要有一定經驗,蚯蚓也有適應性。”針對養殖蚯蚓,昨天,記者聯系了一養殖蚯蚓的賣家周先生,他表示,在部分網購平臺上賣蚯蚓的店家多稱自家蚯蚓是養殖的,但也有少數其實是接了訂單野外挖了再賣。

周先生表示,這兩年對于野外挖蚯蚓的爭議不小,主要是因為蚯蚓(又稱“地龍”)巨大的藥用價值和蚯蚓干的價格飆升。在經濟利益驅使下,不計生態后果的挖捕行為不僅導致蚯蚓減少,也可能影響其他動物及整個食物鏈的完整性,進而影響土壤健康和糧食供應。

“很多地方,活餌釣魚是禁止的。”周先生表示,這種釣法容易破壞當地的水生態平衡。在一些地方,用泥鰍等活餌釣魚被漁政部門抓到要罰款的,因為泥鰍等活餌釣的多是食肉魚類,一片水域若食肉魚類少了,小魚小蝦等缺少天敵,數量就會猛增,影響生態平衡。

周先生表示,自從電捕蚯蚓亂象被曝光后,各地紛紛發布《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將野生蚯蚓列入野生保護動物行列。蚯蚓是土壤生態系統重要物種之一,對提升土壤環境質量、保護土壤生態系統和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作用。

“有買賣才會有破壞,釣魚少用蚯蚓,就會減少對生態的破壞。”周先生表示,他們養殖蚯蚓主要是為了售賣蚯蚓糞等生態肥,如果是商販當地現挖現賣,時間一長,容易對當地土壤系統生態造成影響,還是應自覺抵制蚯蚓餌料,為保護生態出一份力。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