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聚焦 >

全球時訊:5年幫助400余名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1200多萬元 銅仁檢察公益訴訟“三舉措”護航農民工權益保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安慧芳

“終于拿到工資了!謝謝李檢察官,幫了我們大忙。”數著盼望已久的血汗錢,農民工楊某激動地說。隨著42名農民工工資發放到位,江口縣人民檢察院第二檢察部的干警也終于松了一口氣。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年來,銅仁市檢察機關深入聚焦拖欠農民工工資、保障安全生產等問題整治,堅持依法能動履職,充分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依法維護農民工群體的合法權益。2018年以來,共立案辦理涉農民工合法權益保護公益訴訟案件349件,幫助400余名農民工追索勞動報酬1200多萬元。

深化檢察監督,增強辦案效果

強化組織領導。圍繞中心大局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盼主動出擊,銅仁市檢察院貫徹落實市委根治拖欠農民工專項整治領導小組各項工作要求,持續深入開展農民工合法權益保護公益訴訟專項監督工作,制定《銅仁市工程建設領域農民工勞動報酬權益保護公益訴訟工作方案》,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強化組織領導,在春節前、工程建設領域等重要節點和領域加強檢察辦案監督,依法守護好農民工群體的“錢袋子”,促進平安銅仁、法治銅仁建設。

加強案件辦理。重點在工程建設領域全面調查核實農民工合法權益受損情況,通過磋商座談等形式與人社等相關部門對涉案事實進行調查核實,會商農民工權益受損補救措施,必要時制發檢察建議或支持起訴,督促行政機關開展自查、積極履職,做到“在監督中辦案,在辦案中監督”,依法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

加強能動履職。邀請益心為公志愿者、人民監督員、特邀檢察官助理等參加公益訴訟“回頭看”活動,主動接受社會監督,進一步檢驗評估行政機關履職整改效果,有效維護社會公共利益。如,松桃縣烏羅鎮新民村某砂石場爆破采石導致麻陽街組20多戶群眾房屋墻體開裂、窗戶玻璃破碎,制沙產生的粉塵、噪音也嚴重影響了村民生產生活,周邊群眾反映強烈,甚至引發多起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和信訪,但是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概率增加。面對復雜局面和難題,松桃縣檢察院堅持在統籌發展和安全中能動履職,充分運用“公益訴訟+行政檢察”一體化檢察辦案模式,通過會前磋商、公開聽證等方式搭建矛盾化解平臺,通過檢察建議和“回頭看”持續跟進監督,督促相關主管部門依法全面履職,積極回應各方當事人的訴求,促進依法行政,維護社會穩定,得到貴州日報、貴州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宣傳報道和省、市檢察院主要領導的肯定批示。

加強內外協作,形成保護合力

加強內部協作配合。與檢察機關內設機構控申、刑檢、民事檢察等部門協調,搭建案件線索移送、信息共享平臺,協同履職共同發力護航農民工合法權益。其中,2022年向民事檢察部門移送涉農民工合法權益保護支持起訴案件線索124件,向行政檢察部門移送行政執法監督案件線索12件,取得明顯成效。

加強與行政機關溝通協作。堅持雙贏、多贏、共贏的工作理念,探索“公益訴訟+支持起訴+法律援助”新路徑,主動與人社局、司法局等相關行政機關溝通聯系,協同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如,石阡縣檢察院辦理的督促治理農民工欠薪行政公益訴訟案,通過訴前磋商座談方式督促主管部門依法履職,并強化法治宣傳教育,探索非涉案企業合規審查幫助施工企業提高合規經營意識,促成涉案工程建設施工方提供保函替代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共計人民幣2388650元,切實維護了涉重慶、四川和貴州等地農民工共計252人的合法權益。

加強與審判機關溝通協商。協同法院破解行政公益訴訟檢察監督難題,利用行政訴訟審判集中管轄制度,在行政公益訴訟提起訴訟時排除地方阻力、干預等方面協作配合,在當地提起行政公益訴訟確有困難的,報上級檢察院商同級法院通過指定管轄、異地辦理等方式,確保辦案質效。如,德江縣檢察院辦理的“監督農村房屋建筑施工資質管理案”,經過市檢察院商同級法院后指定石阡縣檢察院管轄,2021年8月對該案提起行政公益訴訟。

加強延伸履職,助推社會治理

從個案辦理轉向類案監督。針對個案背后反映出的工程建設領域執法監管漏洞,依法向相關行政機關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推動堵漏建制、開展聯合執法和專項整治等,促進農民工合法權益保護問題源頭治理、系統治理、綜合治理。如,思南縣檢察院2022年通過分析梳理所辦涉農民工權益保護案件暴露出來的執法辦案不規范、制度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向該縣人社局制發社會類治理檢察建議,推動開展農民工欠薪問題專項整治活動,共計為56名農民工追回被拖欠薪酬共計10萬元。

建立完善制度機制。通過建章立制強化線索移送、案情通報等溝通協作,促進行政執法與檢察公益訴訟有效銜接。如,2019年銅仁市檢察院與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共同制定了《關于在保護農民工合法權益工作中加強協作配合的意見》,2022年石阡縣檢察院與該縣人社局共同制定協作機制,進一步暢通溝通協作渠道,凝聚工作合力。

強化法治宣傳。以全省檢察機關“四區一高地”專項工作以及開展《民法典》宣傳工作為契機,抓住重要時間節點,利用政法大走訪、法治進校園、進企業、進村寨等活動,向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大力宣傳和普及涉農法律法規,樹立通過法律途徑加強自身保護、運用法律武器理性維護其合法權益意識,并向有需求的農民工提供法律服務,預防惡性、極端討薪事件發生。2021年至今,全市兩級檢察機關公益訴訟部門共開展送法下鄉16次,送法進企業10次,送法進社區14次,街頭法治宣傳8次,接受法律咨詢203次,發放法治宣傳資料7000余份。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