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資訊:外來入侵生物福壽螺卵現身鄉村河道
18日,高郵生態環保志愿者成陳琦反映稱,高郵甘垛一河道堤邊,有不少粉色團團,竟是外來入侵生物福壽螺的卵。19日,記者向高郵甘垛鎮反映了此事,當地回應,將派人前往查看并消殺。
(資料圖片)
反映
河邊發現外來入侵物種
“遠遠就看到一團團粉色,靠近一看是卵。”成陳琦說,他路過那段河道無意中發現異常,當時沒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因為平時喜歡生態環保志愿服務,認識不少熟悉外來入侵生物的朋友,他便將圖片發去求助。
成陳琦告訴記者,立馬就有志愿者指出,粉色團團是福壽螺的卵,確實是外來入侵生物,建議他再去看看河道堤坡等地方,是不是有很多這樣的粉色團狀物。
“一看嚇一跳,太多了,不少處堤上都能看到。” 成陳琦說,他咨詢了附近居民,得知在一年前還未見到過這種情況,很可能去年才有福壽螺入侵并開始繁衍產卵。
調查
市郊不少地方已有入侵
對此,市區生態環保志愿者陳先生表示,一些河道甚至部分小區、公園內的河道,也有福壽螺卵,有些地方已經入侵了好幾年,主要出現在市郊和儀征部分河道。
“揚州市郊附近的河道,我們懷疑是買了后放生的。”陳先生說,幾年前不少網店將福壽螺作為寵物螺售賣,這兩年因部分地方泛濫,已很少有店鋪明目張膽售賣,但還是有店家將其當成其他品種寵物螺售賣。
陳先生表示,揚州最早爆出福壽螺入侵的是儀征銅山部分河道,那是2019年。陳先生介紹,當時有人認為,福壽螺在揚州過不了冬,6℃以下會凍死。
“結果,它沒有被凍死,反而多了起來。”陳先生表示,這幾年市區七里河、九龍河、躍進河等水域,都有人反映出現粉色團團,前往查看后發現,都是福壽螺卵,這也意味著它可能已適應揚州環境。
隱患
入侵鄉村對水稻影響大
陳先生表示,福壽螺在湖南等地已經有過造成農作物減產的后果。在水稻生長前期,福壽螺易啃食秧苗,使得苗小株少,水稻長勢瘦弱,從而降低了產量。
陳先生表示,如果任其繁衍,等到一定程度,即便是藥殺也往往很難根除。福壽螺抗藥性比較強,且繁殖速度很快,一個雌螺一年可產30萬粒卵,且只要15天就可孵化為幼螺,2個月時間就可進入性成熟期,再次進行繁育,數量短時間內劇增。
除了影響稻田外,福壽螺一旦大范圍繁育,還將嚴重破壞水體生態環境。
“要想防住和控制住福壽螺,只能打殲滅戰。”陳先生表示,最緊要的是先清除它的卵,再想辦法清除水中成螺,不定時巡查,發現卵就消殺,令其在可控范圍內,最終將其消殺干凈。
回應
將派人前往查看并消殺
多位生態環保志愿者提醒,福壽螺雖然名字吉祥,但危害很大,尤其是體內寄生蟲非常多。研究發現,一個福壽螺體內存在6000多個寄生蟲,這些寄生蟲多耐高溫,短時烹飪難以將其殺死。發現成螺和卵,不要直接用手接觸。
針對福壽螺的危害,各地都曾發布過禁食警示。福壽螺能成為相關人畜共患寄生蟲病(如卷棘口吸蟲、管圓線蟲等病)的中間宿主,若烹飪方法不當,生食或未熟透食用,可能造成寄生蟲感染。
記者昨日了解到,福壽螺作為外來入侵生物,已被我國列為重大危險性農業外來入侵生物之一,在揚州農作物外來入侵蟲害名錄內,江都等地已將其列入年度蟲害普查。
“我們會讓鎮農業農村局派人前往查看,確認后對其及時消殺。”昨日,記者將高郵甘垛一河道中發現福壽螺卵的情況及時向當地作了反映,該鎮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