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復術士】XP排序
不難注意到這次的排序中,前三位是用角色名來定位的,而后二者是用點位來定位的。
如此是因為前三位在劇中的表現讓我聯想到了這些名字所對應的角色。
夏娃在成為魔王后的形象,身材、銀白色的頭發、深紅的眼瞳與黑色的羽翼,以及她作為被害者的身世都類似于萬華鏡1的霚枝。
(資料圖)
同樣,剎那的身材、銀白色的頭發、湛藍的眼瞳與悲傷的身世類似于約戰的折紙,但不同的是她的頭發多了純真的湛藍,以及兩只可愛的短辮。
克蕾赫主要是因為她對王國的天真與對自己的較真讓我聯想到了琴團長。
她們三人都是純良之人,共處幻想($<>a)這個作為對秩序之匱乏的增補的點位。
芙列雅在這個位置主要是其名副其實的王國秩序之形象的原因,這確實是代表復仇的凱亞爾所要指向的鏡像;其次是她被“改良”過后的憐愛形象作為凱亞爾因恨生愛的象征,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讓我有“待一切結束后便不計前嫌地一起生活下去”的期待,故而能排上序列。
諾倫是芙列雅之鏡像,局部看來兩者確實是類似于A與a的關系。與芙列雅深刻的對“惡”的認同不同,諾倫是通過認同芙列雅來認同王國之惡的,相對而言在女性的位置上,而這個位置在整體上同樣也是受害者的位置,而非加害者的位置,因此諾倫作為他者的鏡像會比芙列雅高一個階次,在我的xp榜上。當然諾倫的頭發與身材也是我所喜歡的,作為反派時也頗有小惡魔的感覺。
順帶一提,主人公凱亞爾所處的位置是自我m,在劇情上也確實是在芙列雅與諾倫之間,以及在世界之意義的善與惡之間的被構成的點位上。我對凱亞爾是有共情與認同的,就第一季看來,他的陣營可以是中立·善。與凱亞爾相接近的是散兵,原神在對不好的那一面的刻畫雖然是寶寶巴士,但他們的經歷理應是頗為相似的。最后,凱亞爾的姿態,可以說是已經囊括了四種面對創傷的本真姿態,包括倫理化、世界化、儀式化、共罪化,這就如同他的“愈”的能力實質上能夠動搖世界與人性一般,他已經在完成對其眼前世界的去意識形態化了。
布蕾德與布列特沒有位置,后者是因為他的主要劇情還沒開演,前者是因為她沒戳到我xp。布蕾德與芙列雅應該可以算在同一個位置上,但她將芙列雅當成了崇高客體,就使得她實際上處在芙列雅與諾倫之間的一個難以名狀的位置上,存在她的自我與我的自我之間的視差,僅依她所愿是在i(a),純依我之見則是在I(A),那么她其實有成為另一個主角的潛質也說不定。
其它的一些角色,譬如安娜與卡爾曼,也都是不錯的角色。
至于深厚的內涵,直白的展示痛苦與暗面在關于Truth的啟蒙上相對于現在普遍的寶寶巴士而言算是進步,就類似火影中佩恩所要傳達的東西。至于這部番對客戶群體的定位,倒是和胡桃的部分受眾一樣都是無意識里是現代犬儒的人們,其中還不乏多數連犬儒都不配的小寶寶們。如同我對胡桃的xp是復雜的一樣,我對我因自己的無力而被這部番篩選了的事實也需要加以反思與批判呢。
總之對我來說是很不錯的一部介于表番與里番之間的番,像是微醺后的作品,她們六人也都是很棒的角色,好期待第二季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