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重磅文件發布!華寶、國泰、鵬華、德邦、諾德最新解讀
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發布了《談判藥品續約規則(2023年版征求意見稿)》(下稱《續約規則》)與《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征求意見稿)》兩份文件,這是2023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藥品目錄管理工作的重要配套文件。
(資料圖)
那么,上述兩份文件的發布,對醫藥行業整體影響多大?對比2022年的醫保談判規則,有哪些調整?年內醫藥板塊面臨深度調整,醫保談判新規亮相,是否能助推醫藥板塊回暖?哪些醫藥細分領域值得關注?
對此,中國基金報記者采訪了:華寶醫療ETF基金經理胡潔、國泰生物醫藥ETF基金經理黃岳、鵬華基金權益投資二部總經理助理、基金經理金笑非、德邦基金基金經理揭詩琪、諾德基金基金經理朱明
醫保談判新規亮相
對醫藥板塊構成實質性重要利好
中國基金報:《續約規則》與《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征求意見稿)》兩份文件的發布,對醫藥行業整體影響幾何?利好大嗎?
胡潔:這兩份文件的發布對醫藥行業的整體影響主要體現在對行業信心的修復,醫保局從2018年開始,整體的政策趨勢一直是降價控費的方向,無論是創新藥、仿制藥、醫療器械均是如此,但此次文件,針對創新藥的醫保續約談判,收縮了續約產品的降價幅度要求,對于醫保支付節點的金額也調高了50%(2025年落地)。
對于創新藥企來說,無疑釋放了醫保會進一步加大對創新類產品支持的信號,給予了企業家和科學家們更多信心,對于醫藥行業的一二級投資者來說,創新類產品未來的價格降幅預期收縮,盈利預期提升,也有助于投資信心的修復。
再結合去年三季度以來的醫療耗材集采政策的邊際緩和信號,我們可以認為,醫保局最嚴厲的控費時代基本過去,后面無論是國談還是集采規則的制訂都會更加科學理性,也會更加從支持產業創新發展的角度出發。這對于整個醫藥板塊都是非常重大的利好。
黃岳:此次調整規則征求意見稿將有助于創新藥品種長期穩定放量,有助于提升創新藥企業研發熱情和商業化動力。在市場對醫保基金中長期結余壓力較大、創新藥支付環境的擔憂下,此次續約規則的征求意見稿有助于不斷提振投資者信心。
朱明睿:《談判藥品續約規則(2023年版征求意見稿)》與《非獨家藥品競價規則(征求意見稿)》兩份文件的出臺體現出了醫保相關政策的邊際緩和,我們認為這是政策進一步鼓勵創新的積極信號,創新板塊或將受益明顯。
揭詩琪:這兩份文件是在整體醫藥政策框架保持穩定的前提下,對于創新藥續約的規則進行進一步的細化,政策態度并沒有發生較大變化,繼續支持國內創新藥行業的健康有續發展。相信未來創新藥審評審批和醫保支付的政策框架日趨成熟穩定,有臨床價值的創新藥將獲得更加友好的商業化環境。
金笑非:文件的發布或是對醫藥板塊具備實質性的重要利好。續約規則是去年首次公布,穩定了降價的預期;這次是更新,相比于去年的版本,整體對創新藥價格的寬容度繼續提升,這些政策對于穩定創新藥品種的生命周期和價格預期有非常積極的作用,企業在創新藥的投資回報評估方面將更有依據,企業將更有意愿進行研發投入和創新。
《續約規則》從多方面進行細化調整
中國基金報:與2022年相關文件相比,《續約規則》做了哪些調整?為何要做這些調整?以及后續影響?
黃岳:從續約規則看,相比于2022年《談判藥品續約規則》,本次續約規則體現創新藥醫保支付價清晰化,且續約降幅不斷趨于溫和。近幾年醫保局和創新藥企互相在支付標準上相互都在溝通,19年和20年PD-1的降幅較高,后續藥企業不斷向上反映,去年出臺了簡易續約,今年進一步對規則做了細化。本次簡易續約對于單品種預算的擴大,40億增加到60億;
連續納入目錄4年及以內品種和超過4年的品種,其中對于連續納入目錄超過4年品種支付標準在前述計算值基礎上減半;新增適應癥續約降幅扣減,價格預期更好。
根據意見稿,2022年通過重新談判或補充協議方式增加適應癥的藥品,在今年計算續約降幅時,將把上次已發生的降幅扣減。給予回收成本二次創新空間的立意,對于創新藥企是大利好;8年以上老品種,進入常規目錄。
朱明睿:《續約規則》主要做了以下兩個方面的調整:
1.常規目錄的納入標準,新增了連續納入目錄超過8年的藥品(不受適應癥范圍變化和價格變化的影響);
2.簡易續約規則:
a) 【重要變化】連續納入目錄超4年的老藥支付標準更改:對藥品進行了分類,連續納入目錄不到4年和超過4年的。無論這些藥品是不是新增適應癥,超過4年的藥品支付標準在前述計算值基礎上減半;
b) 去年新增適應癥今年續約降幅變化:2022年通過重新談判或補充協議方式新增適應癥的藥品,今年續約降幅時將把上次已發生的降幅扣減;
c) 計算口徑變化:從2025年開始,醫保基金支出預算由銷售金額的65%調整為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藥品費用;
此次政策最大的變化在于:增加了創新藥品種醫保4年后的銷售額預期。進醫保4年的品種價格降幅縮窄,8年的品種進入常規目錄價格有望維持不變。此調整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市場對于創新藥遠期銷售額維持相對穩定的信心,也體現出醫保局對于創新藥板塊的大力支持。
揭詩琪:相比去年而言,今年的續約文件在數字細節上做了明確的細化。①對于不調整或調整支付范圍,且連續納入目錄“協議期內談判藥品部分”超 4年的品種,支付標準在4年以內的品種計算值基礎上減半;②2022年通過重新談判或補充協議方式增加適應癥的藥品,在今年計算續約降幅時,將把上次已發生的降幅扣減;
③醫保基金支出預算從2025年續約開始不再按照銷售金額65%計算,而是以納入醫保支付范圍的藥品費用計算,續約檔位從2億元、10億元、20億元、40億元調增為3億元、15億元、30億元、60億元。這些調整對于國內創新藥的商業化放量給了更好的支付和環境,藥品降價幅度有望更加合理。
金笑非: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納入醫保4年后降幅減半,二是因新增適應癥而增加的降幅在續約時扣減,三是納入醫保8年后納入常規目錄,不再螺旋式降價,四是續約時企業也可以選擇重新談判,多一次機會,五是非獨家品種降幅30%兜底。
我們國家的醫保政策也是在摸索中逐漸完善的,本次調整主要是過去醫保對創新的壓價導致產業的負面影響,需要在保證醫保收支平衡的基礎上進行糾偏,其次是近年來醫保結余偏多,為創新支持提供了空間。
同質化競爭嚴重等問題亟待解決
中國基金報:藥品的最終價格取決于成本、價值、市場競爭、商業協議、政府價格管制等多種原因的影響。目前藥品價格談判中,還面臨哪些問題,或者說最感棘手的問題是什么?可有好的建議?
朱明睿:最棘手問題其實主要還是銷售量和銷售價格的平衡,對企業而言肯定希望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基礎上盡可能的提高企業效益。
揭詩琪:國內創新藥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同質化競爭相對嚴重,“Me Too”產品的扎堆上市導致商品定價和醫保價格談判都受到較大影響。如果藥企可以從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出發,通過技術的創新研發出First-in-Class藥品,那么在定價和談判時將有更多的勝算。
金笑非:最棘手的問題應該是價格的測算依據,醫保部門對價格的測算主要依據藥物經濟學和基金支出測算,實際基金支出測算占主導,未來能否向藥物經濟學測算傾斜事關重大,因為藥物經濟學測算更能體現藥物的臨床價值和實際獲益,是真正鼓勵高臨床價值創新藥的潛在政策,實際高臨床價值并且高價格的創新藥最終也是節省基金支出的,并且降低全社會成本。
直接利好創新藥板塊及相關產業鏈
中國基金報:上述兩份文件的公布,主要利好哪些醫藥細分板塊?
胡潔:這兩份文件,最直接利好的是創新藥板塊及相關產業鏈,如CXO,以及上游的創新供應鏈相關公司。其次,從醫保局對創新類產品支付限制放松這個角度去考慮,對于創新型醫療器械板塊無疑也是利好的。
如果今年11月醫保談判的結果出爐,我們應該能夠看到今年續約的醫保品種的降幅收窄,同時未來2年還會有談判滿8年的品種進入到常規目錄中,從而推動整個創新藥行業的景氣整體向上,投融資市場會迎來復蘇,創新型企業的項目數、研發投入等也會在經歷了兩年的低谷期后迎來一個向上的拐點,也必然會帶來產業鏈的下一輪蓬勃發展,CXO的訂單數和盈利水平也會隨之提升。
黃岳:我們看好創新藥支付邊際改善及CXO訂單邊際望改善投資機會,投資者也可以積極關注生物醫藥ETF、創新藥滬深港ETF投資機會。
朱明睿:主要利好醫藥板塊中創新的部分,最直接的利好或將還是在創新藥板塊。
揭詩琪:這兩份文件主要針對國內創新藥價格制定和報銷,政策的邊際態度放緩將有利于國內創新藥的商業放量。
金笑非:主要利好創新藥,其中慢性病創新藥受益最明顯,因為續約政策的改善是利好遠期價格預期,而慢性病創新藥一般放量曲線比較長,遠期價格預期改善帶來的獲益更多。
前期調整已較為充分
看好醫藥板塊中長期投資價值
中國基金報:年內醫藥板塊面臨深度調整,醫保談判新規亮相是否能助推醫藥板塊回暖?對醫藥板塊后市怎么看?
黃岳:自2018年12月開始醫保局對醫藥行業多次集采,目前已經覆蓋了仿制化藥、生物藥、高值耗材、中藥等領域,大多數領域已經完成集采,降費目標初步實現,集采政策開始呈現回暖態勢,2023年政策端的不確定性也將大幅降低。板塊此前調整的時間和幅度都較為充分,出現短期行情波動也無需過于悲觀。
醫藥板塊中長期的成長邏輯非常扎實,包括老齡化、消費升級、國產替代等等。另外,估值角度來說,現在已經處于歷史底部區間。未來的業績也有望維持比較好的增速,尤其是在去年低基數的情況下。所以,當前階段是醫藥板塊比較好的配置時點。
一方面,短期來看,醫藥行業已經跌出了性價比,但是另一方面目前還不具備走出一波很強的趨勢行情的條件。這反而給投資者提供了相對比較舒服的布局時間段,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以及資金使用情況分批進行布局。未來2-3年的維度來看,醫藥板塊的投資回報我們還是非常樂觀的。
朱明睿:醫保談判新規亮相一定程度上會提振醫藥板塊中創新相關的部分。醫藥板塊經歷了過去2年多的震蕩下行,當前位置處于估值相對低估的位置,大量企業的PE都處于過去五年歷史低位,且不少企業仍處于高速成長期,我們保持對醫藥板塊中長期維度的看好。
揭詩琪:目前醫藥板塊整體政策較為穩定,陸續有一些明確細則出現。受到醫保控費的影響以及未來醫保支出的壓力,醫藥板塊還沒有迎來全面回暖時刻,但前期跌幅已經到一定程度,悲觀預期已經基本反應,后續市場不必太過悲觀。
金笑非:創新藥只是醫藥里面的多個細分之一,當然醫保談判續約新規則對于創新藥是實質利好政策,相信最終會通過產業的獲益和預期的改善逐步體現在股價上面,也會對醫藥板塊產生正面作用。在醫保的政策回暖背景下,我們對整個院內醫藥板塊都有信心,尤其是創新藥。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