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預計2023上半年凈利潤不低于5.6億元 實現扭虧為盈
7月31日晚,快手(1024.HK)發布正面盈利預告。2023年上半年,公司預計錄得凈利潤不低于5.6億元,較2022年同期的凈虧損94.3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快手董事會認為,上半年實現扭虧為盈主要是由于用戶規模的增長及生態系統的繁榮,此外,得益于強大的變現策略,公司收入實現強勁增長,運營效率持續改善。快手預計今年8月底之前公布上半年財務資料。
近年來,快手虧損持續收窄。今年5月22日,快手公布2023年一季度業績,公司經調整凈利潤達4200萬元,系公司上市后首次實現集團層面整體盈利。而此次則是快手上市后首次實現集團層面半年度盈利。
【資料圖】
近兩年,快手持續推進降本增效戰略。在2022年年報中,快手表示,公司一方面將繼續在升級基礎設施、算法、使用場景及業務的多個增長引擎方面取得進展,同時將進一步優化成本架構及提高運營效率。
快手還提到,2023年公司將通過提升變現能力及實施效率增強措施,創造額外股東價值,推動長期的可持續盈利能力。
從財務報表來看,快手的這一戰略取得了明顯成效。以2022年為例,快手銷售成本雖然由2021年的471億元增加10.6%至521億元,但其成本的增速低于收入增速。在這一背景下,2022年,快手的銷售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從2021年的58%降至55.3%。
變化更為明顯的是公司的銷售及營銷開支,從2021年的442億元減少至2022年的371億元。占總收入的比例由2021年的54.5%減少至39.4%。快手表示,這主要是由于有節制及更有效地控制用戶獲取及留存支出。
在首次實現集團層面盈利的今年一季度,快手的銷售成本占比進一步降至53.6%;銷售及營銷開支則從2022年一季度的45%大幅降至34.6%,絕對金額從95億元降至87億元,這成為快手實現盈利的重要因素。
此外,分區域來看,快手在國內和海外市場的盈利狀況有明顯差別,其國內市場更早實現盈利。2022年,快手國內業務就已實現經營利潤1.92億元,但同期其海外業務虧損66.37億元,再加上未分攤項目(以股份為基礎的薪酬開支、其他收入及其他虧損凈額等)虧損,快手當年經營利潤為-125.6億元。
今年一季度,快手國內分部業務錄得經營利潤9.63億元,而2022年同期則錄得經營虧損15.43億元。一季度快手海外業務的經營虧損雖然仍達8.23億元,但相比2022年同期的虧損18.5億元已經大幅收窄。
快手表示,這主要是由于海外收入快速增長以及更有效地控制了營銷開支,公司將進一步提高海外市場的營運效率,并以ROI(投資回報率)為導向投入,繼續降低成本。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