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40℃+頻現!這些品種也“熱度”飆升 還能追嗎?機構這樣說

今年盛夏,多地連日頻現40℃+高溫,這使得糧食等相關品種的二級市場價格持續上漲。從相關公募機構近期關注情況來看,他們紛紛注意到了“厄爾尼諾”極端氣候現象帶來的產業變化,不僅是糧食領域,甚至在電力、儲能,乃至啤酒、家電等領域的供需關系也發生改變。

基金經理指出,預計今夏高溫時長較常年偏多,電力負荷壓力或將進一步提高。從往年經驗來看,夏季用電高峰有望帶動電價上漲從而有利于電力板塊表現。此外,發電成本處于低位,且終端電廠、港口庫存雙雙高位,煤價易跌難漲,火電業績有望持續改善,可逢低布局。但基金經理也不忘提醒,8月上旬氣溫會達到高點,此后便迎來降溫。加之今年行業輪動非常快,盲目入場過熱板塊風險較大,投資者應避免盲目追高。

“相關投資品種已出現上漲”


(資料圖)

根據鵬揚基金總經理助理兼首席經濟學家陳洪斌研究成果,他的團隊近期公布了一份對全球氣候問題的跟蹤研究報告,有兩個結論:一是極端炎熱天氣可能會創造一個更高的極值,進入“厄爾尼諾”狀態;二是一些相關的資本市場投資品種,在這種天氣條件下可能有一定機會。據陳洪斌觀察,在他的報告公布之后,提到的投資品種有一些出現了上漲,尤其是糧食相關的很多期貨品種都已經翻倍了。

實際上,因極端天氣帶來的價格波動,遠不止于糧食領域。

從券商中國記者跟蹤來看,自6月以來國際主流油脂產品價格因極端天氣出現探底回升,油脂相關板塊階段性反彈逾20%。其中,豆粕ETF價格自6月1日階段性底部反彈以來,截至目前最高反彈幅度超過了20%。A股方面,和極端氣候關聯較為密切的是農業板塊。截至7月10日收盤,農業指數(886045)從6月上旬低點反彈以來累計漲幅超過6%。此外,6月以來震蕩反彈的,還要電力、光伏等相關板塊。


華夏基金的基金經理榮膺提及,豆粕價格近期上漲的主要驅動是6月30日晚美國農業部發布的本年度種植面積報告。該報告提及,本年度大豆的種植面積8350萬英畝,低于3月面積報告預期的8750萬英畝和去年實播的8745萬英畝,結合當前的天氣來看,今年美豆中東部產區降水偏少,位于此區域并遭受干旱的愛荷華、伊利諾伊、印第安納和俄亥俄州又正好是美豆的高單產州。

“如果在隨后的關鍵生長期中,天氣端持續對美豆產區造成影響致使單產不及預期,則本年度美豆供需平衡表或將重新回到庫存偏低的緊張狀態,可以說此次面積報告是對粕類和油脂的標志性事件,并可能就此拉開下半年油脂油料價格上漲的序幕。”榮膺說到。

此外,光伏龍頭隆基綠能近日接待調研時表示,根據國內今年以來大型光伏項目的招標情況,大部分集中式項目將在2023年下半年集中釋放。目前,光伏組件價格已經不到1.5元/W,光伏發電的經濟性進一步凸顯,疊加高溫天氣導致的電力短缺影響,預計全球潛在光伏需求有望持續釋放。

廣發基金認為,預計今夏高溫時長較常年偏多,電力負荷壓力或將進一步提高。從往年經驗來看,夏季用電高峰有望帶動電價上漲從而有利于電力板塊表現。此外,發電成本處于低位,且終端電廠、港口庫存雙雙高位,煤價易跌難漲,火電業績有望持續改善。

全球溫度還在持續上升

厄爾尼諾,是一種發生在赤道中東太平洋海域表面海水出現的異常增溫現象;與之相對,該海域表層海水溫度異常偏低時則出現拉尼娜現象。一般來說,厄爾尼諾現象和拉尼娜現象會交替出現,平均每兩到七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到12個月。世界氣象組織預測,厄爾尼諾事件在2023年下半年持續的可能性為90%。

陳洪斌表示,從他們之前提到的各項氣候數據,包括海面的溫度、海冰還有大氣的溫度,都顯示全球的溫度還在持續上升,同時最近也看到南極的冰蓋和格陵蘭島的冰蓋整體現在融化的速度比較快,這會導致全球溫度上升的速度還在加快。“另外中國的國家氣候中心在6月底對7月份的氣候預測,提出來的觀點跟我們是一樣的,一方面溫度已經在極值,另一方面我們已經進入了厄爾尼諾狀態,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其實已經不是在預測了,我們已經進入了這個狀態之中。”

匯泉基金基金經理曾萬平表示,近期煤炭、電力設備和家電板塊漲勢良好,與高溫天氣有一定的關系。在天氣炎熱作用下,用電消量及空調的需求都有所上升,由此產生了刺激作用。曾萬平還表示,今年以來人工智能板塊吸引全市場注意,煤炭、電力設備及家電板塊此前或跌幅較大,或表現低迷,由此也具備上漲的動力。

工銀瑞信基金稱,伴隨著全國多地刷新歷史同期高溫紀錄,電力行業又迎來了“迎峰度夏”如何實現“削峰填谷”的難題,儲能作用凸顯。當前儲能板塊迎來了較好的布局時點。一方面,上半年儲能出貨實現高增長,據了解1-5月國內儲能裝機增長接近300%,6月末又有一批儲能搶裝完成。另一方面,儲能招標持續降價引發價格戰擔憂,但類似于光伏產業鏈中上游的硅料降價則中游的組件受益,作為儲能原料的碳酸鋰降價也因期貨屬性會使得下游集成和EPC(工程總承包)環節受益,而市場對此預期較低。基于以上兩點,儲能板塊業績超預期的概率較高。

但曾萬平也不忘說到,從歷年經驗來看,8月上旬氣溫會達到高點,此后便迎來降溫。加之今年行業輪動非常快,盲目入場過熱板塊風險較大。“目前已邁入7月,因此作為短期催化因素,投資者應保持關注,避免盲目追高。”

重點關注三大板塊投資機會

在板塊行情預判上,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尹浩認為,5月以來電力尤其是火電行情,背后核心的驅動力在于煤炭價格下降所帶來的成本改善、盈利反轉,市場預期火電在二季度及年中能夠實現更好的盈利水平。同時,煤炭價格在下游需求偏弱、電煤庫存偏高的情況下進一步回落,由此帶來火電盈利改善幅度進一步提升的預期。

尹浩表示,就發電側而言,當前階段重點關注成本改善、供需緊張下的火電板塊投資機會;除此以外,水電、核電板塊也值得關注。水電行業在去年極枯的基數下,預計來水將實現明顯修復,而且上市大水電前期的機組投產及資產收購將在2023年助力電量實現提升。

華夏基金方面,重點分析了以下三大板塊的投資機會:

一是電力公用事業。華夏基金認為,去年夏季一度出現有序限電,今年又逢高溫環境,供需錯配再度成為市場焦點,催化近期電力公用事業板塊的行情。在用電旺季疊加電力供需偏緊的背景下,電力公用事業板塊的投資機會值得關注。

華夏基金表示,火電在我國電力體系中發揮著兜底保供、靈活調節作用,以50%左右的裝機占比,生產了全國超60%的電量,承擔了超過70%的頂峰任務,具備著“壓艙石”的意義,有望迎來價值重估。從火電板塊整體來看,今年一季度業績拐點已現,二季度受煤價加快下行催化盈利加速修復,中報整體有望超預期。不妨關注行業“由產能過剩到產能不足、電價管控到市場化、燃料大漲到燃料下行”等基本面反轉帶來的投資機會。

二是大消費相關細分領域。以白色家電為例,高溫天氣有望提振白色家電需求,迎來零售旺季。三大白電7月空調內銷排產約1149萬臺,同比增長24.7%,景氣度延續。同時,隨著原材料價格下降以及地產寬松政策預期的發酵,基本面的復蘇進程將隨著后續宏觀政策出臺有所提升,申萬白色家電指數PE-TTM目前正處于近10年15%分位點,估值有望逐步修復。

三是農業相關的種業、種植業。華夏基金指出,厄爾尼諾狀態可能導致全球氣溫飆升、破壞性天氣和氣候模式的出現,高溫干旱對種植地區的糧食與農作物生產帶來考驗。一方面,全球大宗農產品供應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加。從歷史情況來看,在厄爾尼諾年份下,馬來西亞和印尼棕櫚油、印度及泰國甘蔗、澳大利亞小麥和菜籽單產普遍面臨下降。另一方面,從短期來看,厄爾尼諾可能對我國種業、種植業帶來潛在利好:一是極端高溫干旱現象可能導致作物減產,帶來糧食價格上漲;二是高溫干旱疊加糧價上行預期,有望提振農戶對于具備耐熱、耐旱、抗逆性高的優質種子的需求;三是我國大量進口的農產品(如大豆、原糖、棕櫚油等)可能面臨供應結構性趨緊和進口價格提升。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