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財經 >

樓市大利好!又一地重磅出手 多地持續出臺購房新政

日前,浙江溫州出臺穩樓市新政,其中提出,“二手房”可帶押過戶;住房公積金貸款首套首付最低20%,雙人繳存家庭最高貸款額度調至100萬元;出售自有住房1年內重新購房的,在享受國家給予個稅退稅1%的基礎上,疊加0.6%的財政補貼,可減輕負擔1.6%。


(資料圖)

7月以來,已經有江蘇徐州、云南普洱、四川廣元、湖北潛江、廣東韶關、西藏昌都、浙江溫州等多地發布購房支持政策。另有機構報告稱,上半年,全國各地已有超百省市(縣)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超300次。

溫州購房新政:賣舊買新后,可獲得交易申報價0.6%的補貼

7月8日,據溫州日報消息,溫州出臺新一輪政策促樓市健康發展。

據了解,溫州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有7條面向購房者。

其中,為加快推進二手房“帶押過戶”交易登記新模式,《措施》規定,在押房產在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前提下,在未解除原抵押狀態下過戶并辦理相關登記手續時,無需先還貸解押再辦理過戶,可以實現帶抵押房產過戶轉移登記和抵押權登記手續同步辦理。

為支撐職工高剛性住房需求,《措施》加大了對公積金貸款的支持力度。繳存職工家庭購買、建造、翻建、大修首套住房,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20%,購買、建造、翻建、大修家庭第二套住房,申請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的,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40%。

《措施》還調高并統一全市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其中,雙人繳存家庭最高貸款額度調整至100萬元,最低保底貸款額度調整至30萬元;單人繳存家庭最高貸款額度調整至65萬元,最低保底貸款額度調整至20萬元。調整貸款計算規則方面,貸款額度計算辦法中按繳存時限確定的基數倍數由5倍調整至6倍,最高倍數由11倍調整至12倍,其他規則不變。

為進一步提振購房者信心,給予購房者“真金白銀”的實惠,《措施》延續了此前的首套房購房補貼政策。自2023年6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對在溫州市區(溫州市區指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洞頭區、海經區、溫州灣新區)出售自有住房并在現住房出售后1年內購置市區新建商品住房的購房人,在取得新建商品住房不動產權證后,將給予出售住房交易申報價格0.6%的財政補助。除享受申報價格0.6%的財政補貼外,市區購房者還可在換購新建商品住房時,疊加享受國家政策給予個人所得稅退稅1%的優惠,可減輕負擔1.6%。

多地持續出臺購房新政

據證券時報梳理,除了溫州,7月以來,多地出臺購房新政。

7月7日,昌都發布購房補貼新政,補貼對象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間在昌都市范圍內購買新建商品房(由具有資質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開發建設并取得銷售許可的房屋為新建商品房,不含別墅等高檔住宅、二手房、自建房、享受優惠政策的回遷安置房等)的購房人(不含各黨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民團體、企業、商鋪等),按干部職工購房300元/平方米、農牧民等不能享受公積金貸款的其他購房群體350元/平方米的標準一次性發放購房補貼。

7月6日,韶關將穩樓市新政有效期延長至年底,其中包括首次購買房商貸最低首付比例降至20%;公積金貸款購買首套房或第二套改善型住房的首付比例最低20%;實施購房契稅補貼;放寬就近入學條件等。

7月5日,廣元出臺了35條穩經濟措施,其中有3條穩樓市措施,包括用好優化二套房認定標準、動態調整首套房貸款利率下限等政策;對住房公積金貸款最高限額雙職工由原70萬元調整為90萬元,單職工由原50萬元調整為70萬元等。

同日,潛江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政策,其中提出,生育二孩及以上家庭購買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提高至可貸額度的1.2倍;推行“帶押過戶”申請公積金貸款業務;鼓勵村鎮戶口和非本市戶籍人員“先繳后貸”。

7月4日,普洱調整優化住房公積金使用政策,合理支持剛需和改善性住房,落實多孩家庭住房公積金貸款支持政策,多孩家庭(含二孩及以上)購買首套自住住房的,享受貸款額度基礎上浮,二孩家庭最高上浮10%、三孩及以上家庭最高上浮20%。

7月1日,徐州推出主城區賣舊房買新房給予補貼政策,對購買新房面積為90平方米及以下的,按合同價的0.8%補貼;面積為90平方米以上按合同價的1.2%補貼。

機構報告:上半年全國優化樓市調控超300次

今年上半年,中央明確房地產行業支柱地位,同時多次強調堅持“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房地產政策整體環境處于寬松期。

據中指研究院發布的《2023上半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總結&下半年趨勢展望》報告數據,上半年,全國各地已有超百省市(縣)優化房地產調控政策超300次,涉及公積金支持政策、發放購房補貼、優化限購、降低首付比例及房貸利率等方面,超40城下調首套房貸利率下限至4%以下,普通二線及三四線城市房地產限制性政策已基本取消。

今年上半年,樓市恢復先揚后抑。年初,受積壓的住房需求密集釋放影響,2-3月,市場出現了恢復性上漲,房價也隨之平穩復蘇,但后續動力不足。二季度,市場恢復節奏有所放緩,百城新建住宅均價環比由漲轉跌,二手房價格受掛牌量持續走高影響,環比跌幅逐步擴大。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上半年百城新房價格保持橫盤態勢,二手房價格持續下跌,漲跌幅分別為0.01%和0.82%,二手房價格已連續14個月下跌。

從成交規模來看,上半年,重點100城新建商品住宅累計成交規模同比增長11%,成交規模為近年來同期較低水平,二季度市場持續轉弱,6月單月,銷售面積同比降幅超20%。

銷售持續回落也影響了房地產投資的表現。土地方面,上半年全國土地市場延續低迷態勢,300城住宅用地供求規模同比下降均超三成,降至近十年來同期最低。全國銷售承壓背景下,房企在核心城市補貨意愿增強,部分核心城市土拍升溫,北京、杭州等城市多宗地塊競拍至最高上限,參拍企業數量創新高。

展望下半年房地產市場趨勢,中指認為,隨著二季度市場持續轉弱,下半年政策加力預期增強。

報告指出,需求端政策或仍聚焦在降低購房門檻和購房成本上,因城施策方面,核心一二線城市存在一區一策優化可能;企業端有望繼續落實資金支持政策;“保交樓”資金和配套政策亦存在進一步發力空間。

“當前購房者置業情緒仍受多個因素影響,其中居民收入預期偏弱、房價下跌預期較強、購房者對期房爛尾的擔心等依然是關鍵,這些因素能否好轉以及政策托底力度的大小直接影響著下半年房地產市場走勢。” 中指研究院市場研究總監陳文靜補充說。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