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策略鄧利軍:信用回升下降準有望利好成長
【資料圖】
本次央行降準是內部環境驅動下的必然選擇。(1)宏觀層面,在疫情等因素的擾動下10月PMI再度跌破榮枯線水平,增長動能尚未修復使得貨幣政策需要保持相對寬松;(2)資金層面,前期理財產品贖回短端利率迅速飆升,央行也有必要對市場資金情緒予以呵護;(3)政策配合層面,本輪政策調控財政政策步調較快,政府債券融資增速明顯快于社融增速,同時年末較高的政府債券凈融資也需要貨幣政策予以配合。
本輪央行降準的調控重點在于“寬信用”而非“寬貨幣”,后續國內信用有望延續觸底回升趨勢。(1)本次降準幅度較為克制,表明央行并不認為目前有必要進行大規模貨幣投放,“降低實體經濟綜合融資成本”表明貨幣政策問題并不在于銀行負債端貨幣來源不足,而是資產端缺乏有效信貸需求,因此本次降準調控重點在于“寬信用”。(2)國內信用有望延續觸底回升趨勢,一是信用擴張的外部干預仍將保持一定力度,各地專項債規模有所提升,財政政策整體較為積極;二是當前企業部門中長貸已重新進入擴張趨勢,地產銷售增速企穩背景下后續信用有望持續回升。
過去5次類似的信用筑底回升期間的降準后市場短期普遍較強,主要利好成長板塊。過去來看,與本次類似的信用筑底回升期間的降準一共有5次:市場趨勢方面,5次降準后市場短期表現均相對較強,其中2019年漲幅最為明顯,整體影響偏正面;行業風格方面,5次降準后有4次成長板塊表現相對占優,表現最好的行業主要集中在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電子、通信和計算機等,分別屬于大盤成長和中小盤成長;僅2012年5月在經濟基本面持續回落的背景下價值板塊表現才相對占優。
本次降準緩解了此前對流動性的擔憂,年末流動性改善下本輪反彈有望延續,成長風格相對占優。(1)本次降準有望進一步支撐當前反彈趨勢:其一是緩解了市場之前對流動性的擔憂,本次降準雖然幅度相對較小,但信號意義較強,表明了當前寬松基調的貨幣政策并未發生明顯轉向,前期市場對流動性擔憂的壓制得到緩解,市場情緒有望得到提升;其二是年末流動性寬松通常對市場有支撐,復盤來看雖然流動性對年末市場趨勢的整體影響相對有限,但若流動性邊際改善對市場也會有一定支撐,因此在當前基本面維持弱修復的背景下,流動性改善下本輪反彈有望延續。(2)行業風格方面,成長板塊有望繼續占優,主要原因有二:其一是復盤來看歷次信用筑底回升期間降準后成長板塊表現明顯較強;其二是偏防守的價值板塊僅在信用盈利雙殺時更優,而當前條件并不符合,價值占優的風格短期也難以持續;結合當前的景氣趨勢,配置方向主要有3個方面:其一是景氣邊際改善的計算機(國產化、大數據)、醫藥(中藥、醫療)、傳媒(元宇宙、游戲等)等;其二是前期超跌的風光儲、半導體等子版塊;三是政策導向較強的軍工、地產鏈等。
風險提示:海外疫情超預期,經濟修復、政策出臺不及預期。
(文章來源:東北證券研究所)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