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資訊 >

10大關鍵詞勾勒大數據發展熱點方向


(資料圖片)

我國大數據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呈現持續向上向好的態勢,產業規模達1.75萬億元。近一年來,我國大數據產業政策不斷推陳出新,產業基礎日益鞏固,大數據產業再次迎來巨大發展空間。

6月26日,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3大數據產業發展大會”在京召開,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重要研究成果《2023大數據十大關鍵詞》在會上發布,希望借此幫助行業準確把脈大數據產業發展的節奏和方向。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所長何寶宏介紹,十大關鍵詞分別是:湖倉一體、數據資產化、DataOps、數據服務、增強分析、數據倫理、數據基礎制度、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數據出境。

何寶宏強調,“2023大數據十大關鍵詞涵蓋政策、理念、安全、技術等支撐數據要素價值釋放的方方面面,表明我國大數據產業已形成政策引領、理念先行、技術支撐、安全護航的健康發展格局。今年發展的重點在于數據的業務賦能與內外部融通,以及繼續夯實安全基礎。”

談及國家數字經濟治理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數據倫理”這一關鍵詞,何寶宏指出,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蓬勃發展促進了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與此同時,大數據殺熟、隱私數據泄露、數據濫用、不良內容推薦等現象層出不窮,人類基于傳統生活世界的倫理價值面臨著巨大挑戰,大數據應用的負面效益不容忽視。

“自2021年開始,我國針對數據安全、個人信息保護、科技倫理等問題陸續出臺多項法律法規旨在搭建數據倫理治理框架,持續推進科技向善。”何寶宏說,“建立完善的數據倫理治理體系是保障數字經濟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如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與大數據研究所大數據與區塊鏈部主任姜春宇所言,所有數據利用的前提都是安全保護,數據在一個企業內部流轉保護起來相對容易,但在多個跨主體、跨領域、跨行業流動,安全治理體系的構建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何寶宏指出,當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環節,對數據安全的要求水漲船高,作為數據安全治理的關鍵環節,“數據安全風險評估”備受關注,基于風險防范目標而開展的數據安全工作成為業務數字化健康發展的必選題,數據安全風險評估成為數據安全治理的重要抓手。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介紹,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持續圍繞大數據技術、產業、應用深入研究,構建了“可信大數據”“可信數據流通”“可信數安”等評估評測體系。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3年上半年“可信大數據”“可信數安”系列評估評測結果在此次大會上正式發布,34家單位的39款產品經過嚴苛的測試和評審通過了評估評測。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