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

《鄭州市雙槐樹遺址保護條例》今起施行

中新網鄭州10月1日電 (記者 韓章云)10月1日,《鄭州市雙槐樹遺址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開始施行,旨在為這處有著5300多年歷史的“河洛古國”提供更為完善的法律保障。

位于鄭州市鞏義市的雙槐樹遺址是我國仰韶文化中晚期考古的重大發現??脊抛C實,該遺址是距今5300年左右經過精心選址的都邑性聚落遺址,被稱為“早期中華文明的胚胎”,學界將之譽為“河洛古國”。該遺址入選“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國“百年百大考古發現”。

圖為位于鄭州市鞏義市的雙槐樹遺址。王羿 攝

《條例》全文27條,具有地方特色?!稐l例》建立了鄭州市、鞏義市、雙槐樹遺址所在地鎮三級政府分級管理,文物行政部門監督管理,雙槐樹遺址保護管理機構具體負責的保護體制和管理機制。明確教育、公安、財政、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境、城鄉建設等部門和單位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雙槐樹遺址保護相關工作。

《條例》明確了雙槐樹遺址的保護對象,劃定了保護區域,規定了在雙槐樹遺址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的禁止行為,針對不同區域實施分類保護。

《條例》建立了雙槐樹遺址保護安全監督制度、日常巡查制度和區域保護制度,要求保護機構編制遺址保護應急預案,加強日常巡查、檢查以及采取相應處置措施;管理機構應當建立數字化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對遺址本體保護狀況和周邊環境實施智慧監測;鼓勵設立群眾性文物保護組織,引導群眾在生產生活中避免危及遺址安全。

在雙槐樹遺址資源活化利用方面,《條例》支持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和專家學者等深入挖掘遺址的文化內涵和時代價值;鼓勵利用考古遺址公園、博物館等資源,開展教育、教學、研學等社會實踐活動;鞏義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健全多元運營機制,推進雙槐樹遺址文物資源的活化利用,發展遺址特色文旅文創產業,使文物保護成果惠及廣大公眾。

“近幾年,通過對雙槐樹遺址開展連續性發掘,取得了豐碩成果。”鄭州市文物局局長顧萬發表示,《條例》的施行,將對進一步加強雙槐樹遺址的保護、管理、利用,保持遺址的真實性、完整性,為將雙槐樹遺址打造成中華文明地標,推進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完)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