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熱聞】北京商圈調查|宋莊藝術小鎮:畫家村搖變藝術鎮
引言:中國潮、國際范、煙火氣……總是能循序漸進從胡同走向中央商務區,在多元與包容的基礎上烙印只屬于北京的商業變遷。由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北京市商務局指導,北京市商業聯合會、北京商報社共同主辦的2022年度(第十六屆)北京商業高峰論壇暨北京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論壇上,《2022北京商業發展藍皮書》正式發布。該報告通過與政府、企業深度溝通,進行一線走訪,從多角度、多業態來呈現北京商業發展變化及未來北京商業發展藍圖。
(資料圖)
從一個貧瘠落后的畫家村,到鄉鎮級藝術區,再到城市級藝術區,宋莊藝術小鎮不僅為當地居民提供了完善的生活設施,更貢獻了豐富的精神文明生活,甚至在國際舞臺上也開始嶄露頭角。
從畫家村到藝術鎮
1994年,以方力鈞、栗憲庭等為主的藝術家們,從圓明園遷徙來到宋莊。這里低廉的房價、廣闊的空間讓藝術家們駐足。很快,陸續有來自國內外、懷揣夢想的藝術家“北漂”到宋莊落腳。
隨著宋莊畫家村逐漸成型,為了擴大畫家村的影響,同時為了搭建一個使畫家村里的藝術家能與外界交流的平臺,在栗憲庭的建議和宋莊鎮政府的支持下,由小堡村村委會自己出資修建的宋莊美術館于2006年10月6日正式對外開放。
“美術館是宋莊小鎮走向規模化的必然一環,給宋莊藝術家們的作品提供了更大的展示空間,也起到了公共傳播的作用。”宋莊美術館辦公室主任王玉彬表示,“宋莊美術館挑高達到了15米左右,在室內功能上也比較豐富,除了常規展覽外,還可以做承載100多人的學術報告、藝術講座以及咖啡會客廳和文獻留存等職能,這幾年間吸引了不少海內外的藝術家來辦展交流。”
藝術給宋莊帶來了名氣和精神財富,但將精神財富轉變為物質財富,還需要更多元的產業來支撐。目前,宋莊藝術小鎮正從此前藝術工作室的單一模式逐漸發展成藝術產業的聚集地。2021年,抖音書畫直播基地成功引入運營;2016年開始運營的上上國際藝術創客空間,已吸引近30家文創企業入駐;于2020年動工的中國藝術品交易中心預計將于2023年建成運營,它將補齊宋莊藝術產業鏈上一直缺少的規范化藝術品交易環節。
北京商報記者從宋莊鎮政府了解到,宋莊藝術小鎮是北京城市副中心重點打造的三個特色小鎮之一,也是副中心北部重要的文化功能區,是構建副中心大文旅格局的重要一環。
經過27年的積累,宋莊藝術小鎮已集聚藝術家7000人,建成3000平方米以上的美術館和藝術展館35家,畫廊藝術機構78家,藝術家工作室5000個,藝術類注冊企業2600余家,最多時每年組織各類展演交流活動千余場,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成為了世界范圍規模最大的藝術區。
從小眾走向大眾
對于一座城市來說,藝術是實現區域更新、構建社區公共環境魅力的手段之一。宋莊藝術小鎮也不例外,面臨基礎設施差、公共配套設施欠缺等諸多問題,宋莊鎮以小堡文化廣場、印象街藝術區、小堡南街“兩點一線”改造工程為依托,讓曾經的小眾藝術聚集地逐漸演變為面向大眾的宜居綜合體。
例如,集聚了不少品質餐廳的小堡南街,如今重新規劃了交通流線,還新建了停車場、體育公園等便民場所。曾經設施陳舊、業態低端、景觀品質欠佳的小堡文化廣場,在2021年10月作為第十二屆中國宋莊文化藝術節開幕場地正式開放后,目前已吸引了佳作書局、樹美術館創新業態空間TREE吧等入駐。
佳作書局經營者朱帥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來我們這里看書、買書、休閑的消費者中的確有不少藝術家,但同樣可以看到周邊居民的到訪率也很高,有不少客人是帶著孩子來的,周末的時候上座率能達到60%-80%”。
同時,連續舉辦了12屆的中國·宋莊文化藝術節也讓藝術更加“接地氣”。今年的藝術節中,互動性和體驗性的勢頭愈發明顯。小堡文化廣場就舉辦了嘉年華等活動,Maker?box藝術市集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與。
僅2021年發布的“宋莊促消費地圖”中,就涵蓋36家餐廳、6家咖啡館、2家書吧、12家藝術體驗館、3家酒店民宿、10家美術館和畫廊以及5家特色藝術區,它們大多集中在潞苑北大街以南、徐宋路以東的小鋪原生態村。高密集度也使它們形成了適宜探店的藝術消費街區。
此外,北京商報記者在走訪時發現,印象街藝術區目前也處于裝修階段。宋莊鎮政府介紹稱,“首開印象街項目作為副中心存量城市更新試點與通州區集體產業用地利用試點,未來將打造成集文創藝術、文化休閑、商業娛樂的全新藝術街區,目前正在推進項目前期手續辦理”。
據了解,印象街區未來預計將引入近200個品牌,其中大部分是設計師品牌。整個園區可提供近3000個就業崗位,預計日均客流20000人次。
從外來客到扎根者
宋莊藝術小鎮源于藝術家,但更離不開藝術家,既要走向大眾、走向商業化,也要留住遠道而來的藝術家們。
但從國內外的經驗來看,在藝術區邁入產業化的路途上,難以避免遇到“紳士化”的結局。紳士化又譯中產階層化,指一個城市舊區從原本聚集低收入人士,在重建后地價及租金上升,引來較高收入人士遷入,并取代原有低收入者。這在倫敦東區的肖爾迪奇區、紐約蘇荷和北京798等多地都曾上演。
但很顯然,宋莊藝術小鎮正在采用各類舉措留下藝術家。通州區委副書記、區長孟景偉曾表示:“要發揮宋莊文化優勢,凸顯小鎮藝術特色,尊重藝術家、關愛藝術家,吸引更多藝術家參與小鎮建設,提升文化品位。”
北京商報記者從宋莊鎮政府了解到,為了避免土地性質變更后走向市場,造成過度商業化開發,宋莊保留了區域內集體建設用地的土地性質,堅持規劃引領,通過政府統籌、國企參與、轉換主體、專業運營,保留、提升區域原有的藝術功能,給藝術家提供更多有保障的房屋儲備。
宋莊新聯會將自由職業藝術從業人員參加職稱評定和社保的需求,以政協提案的形式尋求解決途徑。最終確定宋莊新聯會以獨立法人社團作為參評單位,為藝術家提供參與評定職稱的途徑,宋莊藝術區黨委還提供了藝術家子女上學政策咨詢等。沒有了后顧之憂,藝術家們才能更安心地扎根于此。
區域經濟、特色小鎮專家孫文華表示,“宋莊的發展歷時27年,原有的產業空間和業態受到原有土地建筑的空間限制,隨著產業集聚,人口規模增長,各種新的功能性空間有了重整的需要,產業空間、居住空間和配套空間提升后,藝術家們在宋莊的生活也會有所改善,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后對于后期宋莊的發展會有更好的促進作用”。
他進一步指出,“宋莊未來的發展也會面臨著一定的矛盾。主要在于各類綜合成本會增加,取決于原有的商戶是否能夠承擔。同時,新的高端商戶或藝術家進駐會對原有商戶和藝術家產生沖擊。要解決這一個矛盾,還是需要地方政府統一運營,以‘運營和管理’作為主要抓手,避免租金過度上漲,同時也要引導商業生態有序發展”。
北京商報記者?藺雨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