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上海這個區首創!可能是中國最美的中小學生作業簿
(資料圖)
21歲的長沙師范學院工藝美術專業大三學生牛哲在2022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原創插畫展獲專業組二等獎。很快,他的系列作品《我看見一匹斑馬》將在上海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的展廳中亮相。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另一組投稿作品《春歌》成為漢語拼音練習簿封面,下個學期就將發放至寶山區的小學生手中,作為學校統一作業簿使用。
“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原創插畫展”是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的重要品牌活動,創辦于2015年,以國際性、原創性、經典、童趣為核心理念,分為專業組與公眾組。專業組面向全球專業插畫師征稿,設定年度創作主題,激發參與者的創作想象空間;公眾組面向所有愛閱讀、愛繪畫的少年兒童和繪畫愛好者,以上年度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獲獎作品作為創作主題,倡導閱讀經典文學,用閱讀加繪畫的方式,激發孩子們的藝術想象力。
展覽舉辦以來,專業組已積累世界各國近300名插畫師創作的近千件參展、獲獎作品庫。即將投入使用的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插畫系列統一作業簿,涵蓋一至九年級義務教育階段的18種主要作業簿。其中17種封面從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原創插畫展專業組參展、獲獎作品中精選而出,還有一幅被用作拼音田字格寫字簿封面的《屋檐下的臘八粥》是2018年公眾組三等獎作品,小作者陳涵羽描繪了一家人其樂融融圍坐桌邊吃臘八粥,共享親情和家庭溫暖的情景,同齡人為同齡人繪制作業簿封面,童趣十足。
在創作新人的眼中,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及插畫展開啟靈感,為創新鋪設通道。對很多國際插畫師而言,自己的作品能成為中國學生的作業簿封面,更加不可思議。意大利插畫家莉迪亞·薩維奧利的《懸掛著的生活旅途》躍上數學練習簿,法國插畫家朱莉·伯納德的《幻想中的明天》成為語文練習簿封面,英國插畫家卡莉·格萊德希爾的《抵達》、美國插畫家米歇爾·蘭賽特的《噴泉》、烏拉圭插畫家丹尼·沙夫的《我尋找幸福》、墨西哥插畫家伊內斯·胡尼的《茶話會》……一幅幅色彩斑斕、充滿想象力的插畫讓作業簿插上了美的翅膀。印制最多的作業簿印量達150萬冊,那是西班牙插畫家奈斯·卡瑪諾·庫倫布萊特的《黃鳥》,它“飛”上練習簿封面,鮮亮而靈動。
“無論是中國還是外國插畫師都對作業簿這個創舉十分支持。有的外國插畫家不理解‘作業簿’是什么性質,當他們了解到這是一項公益活動,對1000元/幅的使用費欣然應允。”寶山國際民間藝術博覽館館長孔祥俊告訴記者,插畫主題作業簿得到教育主管部門和插畫家們的大力支持。意大利插畫家瑪德萊娜·考拉羅的《我相信生命》被選為練習簿封面,當項目組工作人員和她聯系,她表示,“很高興貢獻自己的力量,只要把我的名字放在練習簿上就夠了。”
“作業簿是學生們使用頻率最高的紙質印刷品,我們對應每種作業簿規定的封面標識色,選擇積極向上的主題和充滿想象力的畫面,給孩子們美的享受與文化多樣性的體驗。”孔祥俊介紹,從“我的小時候”“夢想家”“回歸自然”到“我相信”“共同的旅程”“時間的味道”,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原創插畫展歷年創作主題聚攏了一批高質量的插畫作品。當插畫作品成為作業簿封面,希望美育能深入更細微之處,同時,讓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承載的閱讀理念,與孩子們走得更近。每本作業簿上除了標注插畫作品名和作者名字,也會介紹陳伯吹與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
中國兒童文學一代宗師陳伯吹生于上海寶山,1981年,他拿出全部積蓄和稿酬5.5萬元——相當于在市中心買一棟別墅的費用,設立了“兒童文學園丁獎”,鼓勵更多作家參與兒童文學創作,1988年該獎改名為“陳伯吹兒童文學獎”,2014年升級為“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并成為中國連續運作時間最長、獲獎作家最多的文學獎項之一。
在全國首創的插畫系列統一作業簿發布后,今年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將揭曉各獎項歸屬,同時舉辦“時間的味道”2022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原創插畫展,兒童文學名家進圖書館、進校園,經典作品誦讀比賽征集等活動,今年的插畫作品還將在軌道交通1、2、3及7號線、公交車身及外灘大屏與市民見面。
“我們會不斷更新插畫主題作業簿封面,讓孩子們常用常新。同時,希望插畫主題作業簿走出寶山,讓更多青少年在插畫的陪伴下得到心靈的滋養。”孔祥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