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頭的優質直播PK可多多上場
【資料圖】
原標題:上頭的優質直播PK可多多上場
最近,一名年逾六旬的抖音創作者和四名年輕的樂器主播展開了直播PK,他們在平臺上表演了《蘭亭序》《起風了》《癡情冢》《海闊天空》等經典曲目。白發蒼蒼的老人演奏鋼琴時如行云流水,風華正茂的青年則分別以演奏古箏、竹笛、二胡、小提琴為回應,讓眾多網友直呼“過癮”“上頭”。
所謂直播PK,指的是不同主播之間互相連麥、同屏表演,由粉絲來判定雙方輸贏。由于具有比拼性質,判斷依據通常又是直播間粉絲人氣和打賞禮物價值高低,于是,一些主播為了獲勝不惜互相攻擊謾罵,甚至使用卑劣語言進行人格侮辱。還有一些主播有意策劃炒作、制造話題,利用平臺、公會、聊手等形成灰色鏈條,誘導打賞、騙取錢財。
毋庸諱言,這類直播PK以低俗、對抗為競爭手段,把贏得流量、打賞當成終極目的,導致網絡空間烏煙瘴氣、戾氣叢生。直播間淪為逞勇斗狠、互撕攻擊、謾罵吐臟之地,不僅有違公序良俗和主流價值觀,還消耗了社會資源和注意力。令人痛心的是,許多粉絲也被裹挾其中,非但未能從中獲得情緒價值,反而傷害了身心健康。
應該說,網絡技術和直播方式是價值中立的,本身并沒有對錯與善惡之分,只有濫用才會出現負面效果。對此,有關部門啟動清朗網絡空間的專項行動,整治直播PK存在的各類問題。平臺則發布新規,提出一旦出現刻意制造低俗氛圍的行為,直接封禁直播權限。但也要意識到,相關舉措只是為直播PK劃定下限,避免了低俗流量成為“財富密碼”,至于優質直播PK內容能否出現、何時出現,關鍵取決于平臺使用者特別是主播的態度與行為。
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形式,直播PK應該有趣且有益。這場樂器彈奏直播PK,就充分展示了這種可能。當老人演奏的西方樂器鋼琴遇上年輕人彈奏古箏、二胡等中式樂器,這場形象反差強烈但配合默契的隔空合奏,讓蒼涼歲月在音符中靜靜流淌,也難怪網友紛紛在直播間留言“所謂合奏一曲不外乎是”“終于看到優質直播PK了”。這樣充滿趣味性和競技性的直播PK,無疑是多贏的。平臺豐富了直播內容、增強了用戶黏性,主播展示了文化之美、提升了自身影響力,粉絲表達了參與感受,得到了良好的體驗。由是,直播PK拉近了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距離,培育了積極向上的網絡風氣。
其實,粉絲的審美需求是共通的。好的直播本就不該有博眼球、秀惡俗之舉,而是要記錄打動人心、催生共鳴的美好內容。就此而言,平臺應當不斷優化推薦程序,充分發揮內容推薦機制對流量分配的作用,在封禁屏蔽不健康直播PK的基礎上,進一步為優質內容導流引流。主播們也應繼續豐富文化競技方式,比如以詩朗誦、飛花令等豐富形式輸出更有價值的直播內容,為觀眾帶去更多更好的文化體驗與收獲。(潘抒捷)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