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大學實習莫要操之過急


(資料圖片)

原標題:大學實習莫要操之過急

近日,有媒體報道,大學生實習呈現低年級化趨勢,一些大一大二的學生已經開始“卷”入實習,希望能夠為自己的簡歷增光添彩,在以后的求職、考研或者留學申請中添加籌碼。為此,有的學生不惜翹課實習,而有的為了拿到大廠實習“通行證”,甚至花費數萬元從中介處“購買”所謂的內推機會、面試機會等。大學生過早實習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就業焦慮,加重了經濟負擔,也對正常學業造成影響,引起社會關注。

一般而言,實習是大學生從校園正式步入職場的過渡階段。通過實習,既可以檢驗學習成果,也能夠提高動手能力,是對個人綜合能力的多方面鍛煉。現實中,一些大學生因為對行業實情不了解,直到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才發現所學專業并不適合自己。大學生通過實習提前接觸職場,觸摸行業真實面貌,能夠為職業規劃提供參考,避免以后走彎路。

實習對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有著諸多裨益,早一點開始社會實踐,就能為日后步入職場降低試錯成本,這是實習低年級化在一些大學生當中頗有市場的重要原因之一。相關調查數據顯示,76.29%的大學生認為缺乏實踐和工作經驗是就業中最令人困擾的事情。另外,一些高校教學“重理論、輕實踐”,則導致用人單位招聘時過于看重大學生實習經驗,助推了實習低年級化趨勢。當一段光鮮靚麗的大廠實習履歷成為大學生求職的“通行證”,那么實習成為大學生在求職競爭中脫穎而出的最直接辦法也就不足為怪。

實習有益,但不能操之過急,為了實習付出學業的代價更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理論知識學深學透,個人知識版圖才能完整又牢固。現實生活中,即便是一些技術性較強的崗位,要想精益求精、攻克技術難關,一樣少不了理論知識作為支撐。因此,面對當前實習低年級化趨勢,大學生不必焦慮,也不能顧此失彼。要明確實習目標,把握好節奏,通過實習實踐認識自身知識短板,今后加強理論學習,讓理論與實踐相長相成,才有滿滿收獲感。更不必為了履歷是否漂亮而只盯著大廠的實習機會。實習重在過程,能夠提供真正鍛煉機會的平臺都值得珍惜。

避免盲目跟風導致實習低年級化,關鍵在于形成客觀、全面的用人評價體系。用人單位招聘要打破刻板印象,多給求職者一些成長的空間;提升測評手段,注重人崗匹配度,為企業選出合適的優秀人才,也為實習低年級化現象降溫。畢竟一個人的成長是長期的,能力提升也是全方位的,一兩段實習經驗或許并不能證明什么。(韓慧)


標簽: 操之過急 理論知識 用人單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