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天天觀天下!起薪40萬招教師,面對“高薪神話”要多些冷靜


(資料圖)

原標題:起薪40萬招教師,面對“高薪神話”要多些冷靜

9月28日,南京大學舉辦了雙高銜接金秋洽談暨重點中學引才雙選會,來自江蘇、福建、江西、廣東等9個省份的40所重點中學,組團赴南大引才。優質的生源讓中學開出高額年薪,比如福建漳州實驗中學稱骨干教師可超30萬元年薪;江蘇省海門中學針對重點高校研究生,每月發放5000元專項津貼,高中階段有奧賽獲獎經歷的教師,起薪40萬元。

開出40萬的高年薪,足見招聘學校對吸引高學歷人才的渴望,要將人才從其他高收入行業吸引到中學來,開出一份有競爭力的工資是無疑的。這也說明,這些中學越來越肯定“人在教育中的價值”,好的教育方式能出人才,那么好的老師就該值這個年薪。

對于40萬高年薪招聘高學歷教師這類新聞,大眾已經逐漸從一開始的震驚、不理解,到慢慢地習慣、接受,甚至紛紛表示“想要當老師”。據教育部數據,十年來,教師資格考試報名人數由最初的17.2萬人次、躍升至了2021年的1144.2萬人次,其中800萬人是非師范生。

千萬人競相報考教資考試,是否是一件好事?近幾年中學招聘清北碩博生、老師年薪30萬+的新聞很多,打破了公眾對教師行業的刻板印象,產生了“高薪、有寒暑假、穩定、社會地位高”的新認知。如今高學歷畢業生去當中學教師,人們早已見怪不怪。

然而,人們對教師行業的這個全新想象,未必反映的就是整個行業的現狀。從這條新聞來看,前往南大招聘的中學大多來自沿海地區的經濟富裕省份,想要招收的也都是有奧賽經歷的名校畢業生,這些“高薪神話”并不能代表所有教師的真實待遇水平。

在這條新聞下的評論區,就有不少網友反映,偏遠地區的老師不僅辛苦,而且月收入只有四五千元左右。事實上,在很多不發達地區,教師的薪資往往難以達到40萬之多,一些地區往往因為待遇低而缺乏老師,導致只能大班教學,動輒50-70個人一個班,給老師帶來的教學壓力可以想象。而在某些農村地區,鄉村教師缺編是很普遍的現象,比如很多代課老師堅持多年仍沒有編制。

尤其在眼下的“教資熱”之余,教師行業是否即將或者已經供大于求,對教師行業收入水平的想象是否符合現實,也是年輕人求職時需要關注的。據教育部數據,中國現有小學教師660余萬,小學在校生1.08億,師生比為1:16.3,初中教師為397余萬,在校生為5018余萬,師生比為1:12.6,而按照相關部門規定的師生比例,小學為1:19,初中為1:13.5。

部分教師薪資提高、師生比例提升,背后支撐的是整個社會“尊師重教”的理念,也是教育發展、社會發展的體現。但每個行業都有頭部,頭部并不能反映行業的全貌。在此之外,整個教師行業的待遇現狀和人才分配情況更應該被關注。

如此,在我們感嘆一個個教師行業的“高薪神話”之余,不妨多一點冷靜和理智,看到神話之下的大多數教師的真實工作現狀,形成對這個行業的客觀認知。從這個角度講,“教師高薪”所吸引的流量關注,才能真正為這個行業帶來機遇和改變。(小亢)

標簽: 小學教師 見怪不怪 實驗中學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