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當前要聞:堅持,可以讓小善熠熠生輝


(資料圖片)

原標題:堅持,可以讓小善熠熠生輝

蘭德華

堅持,可以讓一些人做的小事在時間的刻度上熠熠生輝。

做公益,也是此理。日行一善,哪怕事情很小,產生的結果也可能超乎想象——據《工人日報》報道,北京有一支僅有8人的“娘子軍”自稱“先鋒號車間的女工”,“笨拙”“堅持”,是她們的關鍵詞。這支“娘子軍”因在社區舉辦教老人用手機的課程,不僅搞出了不少名堂,還在今年5月獲得了“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她們是一家房屋租賃企業的公益團隊,由于工作內容是與老人打交道,她們更了解社區群眾,特別是中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痛點。當很多人還在因父母頻繁地詢問智能手機的某些功能而不耐煩時,這支“娘子軍”已經將“智能時代不讓老人掉隊”“互聯網適老化”做成了頗具規模的公益事業——研發迭代紙質、視頻教材30余版,陸續推廣到全國48個城市、2017個社區;開展手機培訓課程約9000節,服務老年人約31萬人次;在微信群編輯“每日一答”內容,迄今已堅持1100多天……

任何愛與善,當在時間維度上有了延伸,便會散發出獨特的魅力。比如,改變山區女童命運的張桂梅校長,創辦的女子高中至今已14年,累計讓10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向絕地要天路,“當代愚公”毛相林,帶領重慶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村民在懸崖峭壁上鑿石修道,歷時7年,鋪就8公里的“絕壁天路”;創辦愛心廚房的萬佐成、熊庚香夫婦,從江西省腫瘤醫院旁小巷里的油條攤位到炒一個菜收1元的“抗癌廚房”,用愛心守護癌癥病人和家屬,已堅持了20年——如今,這份愛已經形成“復制粘貼”的效應,在不少城市的醫院周邊,類似的“愛心廚房”紛紛涌現……

勿以善小而不為。其實,難的不在于為大善還是為小善,而是善雖小卻“長為”。從培養出第一個女大學生,到培養出1000多名;從在懸崖峭壁上鑿出的1厘米,到8000米;從炒一個菜只收1元的第1天,到第7300天;從教會身邊第一個老人用手機,到教會數十萬名老人用手機……正是這些堅持與“長為”,在潛移默化中匯聚成一種改變社會的良善的力量,改變著我們身邊的環境,惠及了相關群體,也于點滴間推動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每教會一個老人用手機,數字社會便捷的生活就少了一位掉隊的“銀發族”,電信詐騙團伙的“目標群體”中就可能少了一個受害者;鑿通了一段“天路”,是為深山老林中的村民鑿通了脫貧致富的路,也為脫貧攻堅大業贏得了一場勝利;每讓一名貧困山區的女童走進大學校門,便可能改變一個家庭乃至幾代人的生存狀況……我們要感謝這些堅守者、帶頭人,感謝他們為他人、為社會做出的諸多貢獻。

讓這個社會變得更好,沒有誰是“天選之人”,更沒有誰是局外之人。做公益,唯愛真摯,讓我們不止不息。


標簽: 熠熠生輝 懸崖峭壁 潛移默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