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亮點!給彈窗信息推送劃定合規邊界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給彈窗信息推送劃定合規邊界
國家網信辦、工信部、市場監管總局日前聯合發布《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自2022年9月30日起施行。《規定》立足當前實際,著力解決人們反映強烈的問題,給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劃定合規邊界,對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促進互聯網信息服務健康有序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伴隨互聯網快速發展和移動應用程序廣泛應用,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逐漸興盛,為用戶瀏覽查看信息提供了便利。不過,彈窗信息推送因缺乏相應的規范也存在不少問題。今年5月,廣東省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2022年度互聯網彈窗信息對消費者的影響調查報告》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表示經常遇到彈窗并深受困擾。受訪者反映的問題包括彈窗關閉難、容易誤點、頻繁出現、內容虛假低俗等方面。這些問題不僅會影響用戶體驗,還會污染網絡環境,甚至危及網絡安全,不利于互聯網產業健康發展。
作為一種互聯網產品的運營模式,網絡彈窗這一信息展現形式本身并不違法,但法律法規對其有一些限制性規定。以彈窗廣告為例。《廣告法》規定,利用互聯網發布、發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絡;在互聯網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不過,以往關于彈窗信息的規定零散分布于不同的法規文件中,且規制條款較為粗略,缺乏可操作性,導致在執法實踐中常常難以落實。而廣告推送者抓住這一點打“擦邊球”,其設計的彈窗廣告關閉按鈕或者顏色很淺,或者位置偏遠,很難發現;有的給出假的關閉按鈕,點擊即打開廣告鏈接。
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并針對其中相關條款相對粗略的問題,《規定》對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提出更為明確的要求:保障用戶權益,以服務協議等明確告知用戶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的具體形式、內容頻次、取消渠道等,充分考慮用戶體驗,科學規劃推送頻次,不得對普通用戶和會員用戶進行不合理的差別推送,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或者影響用戶關閉彈窗,彈窗信息應當顯著標明彈窗信息推送服務提供者身份。《規定》吸納歸并現行法律法規對于彈窗信息推送的相關規定,劃出9條“硬杠杠”,讓彈窗信息推送治理有了明確、可執行的細則。
彈窗信息“怎樣彈”要管住,“彈什么”也要管好。作為重要的資訊分發渠道,當前有的彈窗推送的信息存在內容失當、價值失范等突出問題。為防止各類服務主體違規推送低俗庸俗媚俗等劣質信息,建立彈窗信息推送審核機制很有必要。《規定》明確,健全彈窗信息推送內容管理規范,完善信息篩選、編輯、推送等工作流程,配備與服務規模相適應的審核力量,加強彈窗信息內容審核。有學者建議,為確保審核機制發揮作用,應建立黑名單制度:采用技術手段有效過濾彈窗信息中各類不良內容,對一段時期內在特定信息類型的推送過程中多次出現違法違規問題的彈窗信息推送服務提供者,將其納入黑名單。
出臺《規定》是加強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監管的第一步,更關鍵的還是將《規定》執行到位,彰顯其引導力和約束力。由于彈窗信息推送服務背后有利益參與,一些利益相關者會想方設法規避監管,為此,《規定》明確,相關部門要建立健全協作監管等工作機制,監督指導互聯網彈窗信息推送服務提供者依法依規提供服務,對于違反相關規定的,依法對其進行處理。可以相信,《規定》確立的彈窗信息推送服務規則,將促使各方打出“組合拳”治理彈窗亂象,推動平臺打造健康內容生態,優化平臺信息傳播秩序,讓彈窗服務真正成為優質信息的重要入口。(胡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