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全球熱議:別做假裝讀書的“讀書博主”

原標題:別做假裝讀書的“讀書博主”


(資料圖片)

打開社交分享類平臺,可以看到很多類似《做讀書博主半年,我賺了5萬》《十個月,十萬粉絲,我如何成為讀書博主》的文章。根據這些文章的說法,新興職業讀書博主能實現月入上萬元、紙質書自由、彈性工作……在社交分享平臺營造的濾鏡下,讀書博主成為人們紛紛向往的理想工作。(據9月8日新周刊)

所謂“讀書博主”,就是活躍于社交分享平臺,以記錄閱讀生活、分享讀書心得、進行好句摘抄、推廣介紹新書等內容,以吸引受眾注意力的人。

讀書是件美好奇妙的事情,翻閱書卷,可以遠離塵世的喧囂與浮躁,從書中接受文化熏陶,汲取智慧力量。當然,要想獲得良好的精神享受,就要以一定的物質條件作保障。俗話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做讀書博主,如果既能讀書又能賺錢,甚至實現月入過萬元和財務自由,自然是一個理想工作。

然而,并非所有讀書博主,都像社交媒體所呈現的那樣輕松和光鮮,絕大多數并未進入主流,有影響力的頭部讀書博主數量仍然十分有限。據報道,對絕大多數讀書博主來說,他們的收入都不穩定,不能當作主要收入來源;有人做新書推廣,“推廣費沒賺到多少,買書倒是花了不少錢”;不少人嘗試了一定時間后,紛紛選擇放棄。所以,讀書博主內部有一種微妙的“鄙視鏈”。

由此想到“幸存者偏差”,這個名詞是指人們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而產生的結果,沒有意識到篩選的過程,因此忽略了被篩選掉的那些人和事。在讀書博主等領域也是一樣,經過層層篩選,能夠異軍突起、站上塔尖的,只能是極少數。

因此,出于熱愛閱讀,在業余時間做做讀書博主,無妨;但千萬別以為從此便能走向躺平讀書、引流推廣、月入過萬元的人生巔峰。在那些通過販賣自己的所謂經驗,來吸引更多人購買“讀書博主如何變現”等付費課程的套路面前,更要謹慎,以避免淪為“韭菜”。

要想成為一名成功的讀書博主,要真正輸出優質內容,并非只會記閱讀“流水賬”,或者“拆書”“摘抄金句”,以及為出版社推介新書等就能夠實現。某些頭部讀書博主,對閱讀內容爛熟于心,用幽默風趣的語言、抽絲剝繭的方式,講解文學與藝術,不是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而是將難懂拗口的專業術語深入淺出地表達出來,受到大眾喜愛。可見,博主本身需要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和知識儲備,要帶有自身的觀點、觀念輸出,要用輕松有趣的方式將自己所讀之書普及給大眾。

反觀不少讀書博主,在其價值排序里,讀書本身不重要,如何快速變現和實現“財務自由”才重要,所謂的閱讀分享,就成了佳句摘錄、其他作家評價等,毫無自身的閱讀體會與思考;還有的讀書博主在流量裹挾下,只是一味制造與販賣“閱讀焦慮”,在氛圍感滿滿中,透出自己分明沒有認真讀書的信息。

尤其是新書分享類博主,其所謂的“紙質書自由”,不過是常收到出版社寄來的最新圖書。“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博主們必須盡快宣傳推廣。然而真正讀透一本書需要時間,在數目過多之下,不少讀書博主所能做的,僅是將此書在其他平臺的簡介和金句搬運過來,是否真正讀過所薦之書,還要打上大大的問號。而且,收到的書并不全是自己喜歡讀的書,談何“紙質書自由”?

如果為爭奪流量而博人眼球,為保證速度而拼湊內容,為保持用戶黏性而精疲力竭……這樣的讀書博主其實是在假裝讀書,能讓人更愛讀書嗎?恐怕不能,是在承擔文化傳播責任嗎?恐怕談不上。這樣的閱讀及閱讀分享,只是立人設、賺流量、掙快錢的工具罷了。(勇海)

標簽: 絕大多數 認真讀書 枯燥乏味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