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獨家】“嬰兒水”被拆穿,忽悠式營銷該管管了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嬰兒水”被拆穿,忽悠式營銷該管管了
1升裝的普通礦泉水或純凈水定價在2至3元左右,而1升裝的“嬰兒水”售價卻在6至10元,是“高端水”還是“智商稅”?
9月14日,上海市消保委發文公布了對“嬰兒水”和普通水的測試結果。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宣稱在礦物質元素、無菌程度上精益求精的“嬰兒水”就是一個概念炒作,與普通水(飲用水)沒有本質上的區別。不少網友表示“被騙了”“誰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嬰兒水”為什么賣得更貴?“量身定做”是它的最大賣點。部分商家宣稱,這種水專為嬰兒設計,嬰兒飲用水不能含有太高礦物質元素,否則會給嬰兒臟器造成額外負擔。市面上主打“嬰兒水”“寶寶飲用水”“母嬰水”的產品不在少數,不少知名品牌都爭相入局這一賽道。
“專門”的設計換來“專門”的售價,但引發消費者爭議的關鍵點在于,“嬰兒水”的實際效果與高昂價格并不匹配。多位專家表示,“嬰兒水”主打的“商業無菌”實則是一種概念炒作,無菌并不等于健康,過度潔凈對孩子未必是最好的。而上海市消保委則采用了更直觀的“測評”方式,結論是“嬰兒水”與普通水在成分上并無本質區別,其生產標準也與普通飲用水一致。
為什么還有這么多人給炒作出來的“嬰兒水”買單?難道真如網友評論的“人傻錢多”嗎?實則不然。“嬰兒水”之所以熱銷,是商家在利用新生兒父母的育兒焦慮。俗話說,“關心則亂”,父母“想把最好的一切給孩子”這一心理,在商家看來卻成了“利益增長點”。此前,也有商家推出售價不菲的嬰兒“矯正頭盔”,就是迎合了部分家長希望孩子擁有“完美頭型”的審美焦慮。然而,愛意不應淪為斂財的“工具”,焦慮也不應成為商家眼里的“香餑餑”,否則誰能保證未來不會出現更多的“高考水”“老年水”“瘦身水”呢?
消費焦慮之外,“嬰兒水”的炒作式營銷還涉嫌虛假宣傳。我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經營者應該為消費者提供真實全面的信息,不得作虛假或引人誤解的宣傳。而“嬰兒水”的營銷則存在嚴重的“貨不對板”現象:以“適合嬰幼兒使用”作為賣高價的籌碼,但實際上卻沒有做到特別“適合嬰幼兒使用”;標榜“內有乾坤”,內里卻“平平無奇”。這是赤裸裸地把消費者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用炒作概念的方式誘導消費者入套。
如果放任商家繼續以炒作促營銷,公平競爭的市場規則就會遭到破壞。因此,監管部門應及時出手,喊停涉嫌虛假宣傳的商業行為,不給投機取巧者留任何后路。孩子父母也要在育兒焦慮中理性自持,與其把安全感交給自吹自擂的商家,不如多學習護理常識、科學知識,用愛意和理性親手打造“防護罩”,把育兒安全感牢牢攥在自己手上。(劉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