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全球熱消息:“硬核”迎新,走心才能出圈


(資料圖片)

原標題:“硬核”迎新,走心才能出圈

前段時間,諸多學校在錄取通知書上,盡顯各校創意。如今,新學期開學,學校“寵”新生可謂“殫精竭慮”。

浙江高校“硬核”迎新的方式也頻頻“出圈”:考慮到天氣炎熱新生行李多,浙大城市學院通過“行李運送機”——云梯升降機幫助同學運送行李;嘉興學院為新生配備了“一對一”服務的志愿者;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食堂反復試驗研制出5種早餐新品,力求以“好味道”迎接新生,讓新生報到“吃到家的味道”……

雖然時光已經過去了20多年,但當年拎著大包小包到大學報到的情景,筆者依然歷歷在目。第一次走進比中學大得多的大學校園,實在有些找不到北。填表格,交材料,完成報到注冊,找宿舍,搞衛生,整理好床鋪,一天下來忙得暈頭轉向。安頓下來之后,一股濃濃的思鄉之情不可抑制地油然而生。

時代不一樣了,現在的大學新生報到,在出行條件方面已經今非昔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很多家長也會陪同前往。但即便如此,初來乍到一個新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依然會面臨許多現實困難。如果校方能在這種時候急人之所急,把迎新服務做得更細致更到位,想不“出圈”都難。

有了“一對一”的服務,新生就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人咨詢;高科技的“行李運送機”可以一次直達,讓學生和家長免于搬運行李的麻煩。如果上述舉措主要是解決燃眉之急,那么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美食迎新”,更別具一格。

孩子去一個陌生的地方上大學,父母有很多放心不下的東西,而能不能盡快適應新學校的生活,是最常見的擔憂。毫不夸張地講,適應大學生活,是從適應飲食開始的。如果食堂能盡量安排各地美食,做得地道好吃,就可以讓天南地北的學生有回家的感覺,能夠安下心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家長自然也就放心了。餐飲工作不只是解決學生吃喝問題,食堂師傅們懷著一種“使命感”去豐富,改善飯菜,也是在為育人工作出一份力。

正是基于這樣的考量,杭電食堂每年新學期推新品迎接新生,早已成為傳統。杭電生活區三餐廳,是杭州下沙大學城遠近有名的“早餐打卡網紅地”,這里常年有50多個早餐品類,天南地北的小吃都有。這幾天,剛推出的豆腐包成功成為“團寵”。“報到日吃豆腐包,寓意飯菜‘包滿意’,很有心哦。”新生耿同學的感言,道出了大家的心聲。

開學典禮通常被視作“開學第一課”,但在迎新方式日益“內卷”的當下,事實上的“迎新”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前移了。開學典禮上金句迭出的殷殷期盼,固然能傳遞大學的育人理念,而迎新時的貼心服務,同樣是在用行動詮釋大學的精神。“硬核”迎新彰顯了大學的人文關懷,也不失為走心的“開學第一課”。(胡欣紅)

標簽: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天南地北 人生地不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