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快報!新基建是發展經濟的新引擎
(資料圖)
原標題:新基建是發展經濟的新引擎
應對經濟下行最主要的措施還是要依靠投資拉動。這是世界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和重要措施。我國為了應對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采取政府投資八萬億措施,保持經濟穩定增長。這個措施現在看來很有效果,而且對我國經濟長期增長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基礎設施投資為我國經濟長期發展奠定了基礎。因為2008年我們把大量資金投入到基礎設施建設之中,如建設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通過2008年八萬億投資,初步形成了我們的高速公路網絡,高速鐵路骨架網絡也基本形成。
2013年以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常態,由原來的高速增長轉變為中等速度的一個增長新階段。在新常態經濟增長形勢下,隨著全球第四次工業革命到來,信息技術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我們很多原有的信息基礎設施已經不能滿足需要,面臨更新換代。在更新換代過程中,就需要大量的投資,這一部分投資我們就稱之為新基建。因此,2018年我們就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與以“鐵公基”為代表的老基建不同,新基建主要涉及5G、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區塊鏈、智能交通以及智慧能源等重點領域。新基建投資規模,可以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形成一個長期有效的機制。因此,新基建投資是我國經濟增長一個新的引擎。
通過新基建投資可以帶動全國經濟全面發展,縮小地區數字經濟發展差距。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工業互聯網應用已覆蓋45個國民經濟大類,工業互聯網高質量外網已覆蓋全國300多個城市。云南省919個重大產業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043億元,其中涉及數字經濟項目31個;5月20日,貴州省集中開工重大項目360個,總投資2058.69億元,涉及多個科技創新和新型基礎設施項目;湖南省的目標是,力爭到“十四五”末,實現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全國領先、數據與計算設施中部領跑。深圳市利用新基建投資的新機遇明確提出,“到2025年底,要基本建成泛在先進、高速智能、天地一體、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供給體系,打造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標桿城市和全球數字先鋒城市”。全國各地新基建投資形成了新的投資熱點。(馬春輝,深圳大學傳播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