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熱頭條丨管窺天下丨中亞與沙特“相向而行”的背后
【管窺天下】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中亞與沙特“相向而行”的背后
景曉玉 王雨濛
閱讀提示
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近日與沙特大幅提升雙邊關系。雙方密切互動既出于經濟利益考慮,也不排除一定的地緣政治目的。未來中亞國家與沙特在經貿領域的合作有望進一步發展,這也有助于提升雙方的地區影響力。
景曉玉
近期,中亞兩大國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的總統接連訪問沙特阿拉伯,大跨步提升雙邊關系。這既令人意外,也在情理之中,是新形勢下雙方基于實際利益考慮的“相向而行”。
中亞與沙特的歷史淵源
中亞與沙特友好關系源遠流長,雙方交往可追溯至8世紀,彼時中亞地區是阿拉伯商人東進的必由之路。蘇聯解體后,沙特是最早承認中亞國家獨立的國家之一,1992年2月便與中亞國家悉數建交。
近年來,沙特作為中東一強,雖然在中亞的綜合影響力無法比肩土耳其、伊朗,但是一直保持著對中亞國家的興趣。建交以來,沙特為中亞提供經濟支持,如沙特發展基金會為烏茲別克斯坦貧困地區的現代農村住房項目提供貸款。
盡管如此,由于中亞地區與沙特并不接壤,一段時間以來人員往來近乎空白。根據聯合國有關數據,1990年至2015年,雙方相互移民數量常年為0人。
由于宗教等掣肘因素,尤其是“9·11”事件后,中亞國家對沙特產生一定提防心理,沙特與中亞的經貿合作低迷不振。在與中亞的貿易水平方面,沙特弱于歐盟、中國、俄羅斯、美國等,甚至難以與日本、韓國、伊朗等國相提并論。2019年沙特與中亞國家貿易額甚至較2016年減少了20%。
密切互動的背景和動因
中亞國家對沙特的投資抱有很高期望,這是近期中亞國家加強同沙特交往的主要考慮。
受俄烏沖突外溢影響,來自俄的僑匯收入大幅縮水,中亞國家普遍陷入經濟困頓,哈薩克斯坦甚至出現食糖短缺,經濟發展遭遇迫切的現實風險。
而沙特近期經濟發展勢頭強勁,2021年在海灣經濟中的份額約為49.6%,產值達8335億美元,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8.5%。在中亞國家眼中,沙特強大的能源優勢足以支撐其強化對中亞“里亞爾外交”。
目前,沙特對哈薩克斯坦的投資僅有1億美元左右。過去五年,沙特資本參與的烏茲別克斯坦企業從9家增加到38家,雙方合作仍有巨大發展空間。
除經濟原因外,雙方強化聯系不排除存在一定地緣政治目的。
獨立三十年來,中亞國家出于地緣政治等因素考慮,一直奉行多元平衡的對外政策。俄烏沖突爆發后,中亞國家對外交往更趨積極活躍,除中美俄歐外,與土耳其、日本、阿塞拜疆等國家都加強了各領域合作,甚至包括同美國開展軍事安全合作。
對于沙特而言,與中亞走近一定程度上是出于爭奪中東在中亞地區領導權的需要。沙特與伊朗長期不睦,沙特加強對中亞投資,客觀上有助于削弱伊朗的地區影響力。
未來合作領域和趨勢
經貿合作是中亞國家和沙特的首要合作領域。中亞國家看重的是沙特的“錢袋子”和大市場,將以雙多邊結合形式進一步推動與沙特合作。目前,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已經與沙特建立起政府間委員會和實業家理事會等定期會議機制,為深化雙邊合作提供機制保障。
具體而言,哈總統托卡耶夫在投資圓桌會上建議,沙特投資者多加關注跨里海多式聯運線路,并強化能源、金融、農業、體育、媒體等領域合作,主要聚焦于為哈農業和畜牧業產品吸引資金,為能源和金融業尋找中東合作伙伴。烏方將重點在綠色經濟、信息技術和數字化、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等領域與沙特開展合作。
沙特與哈、烏在能源、電信、農業、化工領域以及人文教育領域簽署了多項合作協議。日前,沙特開發商ACWA Power已與烏茲別克斯坦簽署了價值25億美元的能源協議,沙特與中亞國家在綠色能源開發、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合作,將成為雙邊合作重中之重。
中亞和沙特關系極速熱絡,本質上傳遞著歐亞地區正在經歷變局的信號。中亞和沙特根據本國實際利益,進一步強化外交和經貿關系,實際上是各取所需。
中亞國家的戰略重點首先是中亞地區本身,而后是大國和獨聯體國家,沙特的戰略重點首先也是阿拉伯國家。下一步,中亞與沙特關系,尤其是經濟聯系有望在原有基礎上大大深化,但雙方不會成為彼此外交關系中的“第一梯隊”。
實際上,中亞與沙特都具有不俗的地區影響力,雙方強化合作有利于提升自身國際和地區地位,尤其是最大程度上緩解中亞國家經濟中出現的問題,保障中亞國家穩定發展。
(作者單位: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
標簽: 哈薩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