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別讓風景成了陷阱
(資料圖片)
原標題:別讓風景成了陷阱
去掉濾鏡的風景,也可能是生命的“陷阱”。網紅打卡地又出事了。近日,大連一網紅趕海景區因浮橋斷裂,導致大量游客被困。8月16日,媒體從事發景區了解到,五六百位游客已經安全脫困,并辦理了退票。
雖說這一次算是有驚無險,但是今年入夏以來,網紅景區出的事實在不少。這兩年,貼著“秘境”“小眾”“野奢”等標簽的“網紅打卡地”在社交媒體大量出現,雖然一方面滿足了人們向往人少景美的郊野景致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也產生了許多安全隱患。前段時間,在315國道青海段的U型公路上,游客不顧車來車往在道路中間擺pose拍照,險象環生。在我省,近日也有一些博主在網絡發布建德“礦洞探險”“礦洞露營”等照片,吸引游客前往體驗。這些礦洞在開采過程中,山上巖石受過爆破震動,可能存在危險,目前當地村委會已將洞口全部封閉,以絕后患。
為什么加上“網紅打卡地”的濾鏡以后,這些嚴格意義上不能算景區甚至暗藏巨大風險的地方,搖身一變就成了“流量擔當”?
網紅景點之所以能紅,很大程度上就靠這層濾鏡。原本平平無奇的水面,一番P圖操作之后變成“天空之鏡”;一個有些淺灘的小水灣,照片調藍一點,就成了“某某小馬爾代夫”……這樣一來,社交平臺斬獲了流量,博主增加了粉絲,當地也借機搞一波宣傳,拉動一下經濟……一些網紅景點一來成本低廉,二來有一種“未經開發的大自然”的光環在。隨著戶外運動興起,它們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過去。
但是,表面風光旖旎的野生網紅打卡地,潛藏的安全隱患卻不能不正視。這些地方,一般處于人煙稀少的未開發狀態,危險程度未經專業評估,救援、交通、生命維持等基礎設施和條件都不能跟真正的景區相比。但是眾多網紅前去打卡,這在客觀上又給游客造成錯覺:這里很安全。有些事故純屬意外,但更多的事故是因為這些野生地帶本就缺失安全預警機制,更不用說大量游客的涌入加大了風險。
再美的風景,也不值得用生命去“打卡”。每個人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面對所謂網紅打卡地,要理性評估風險,確保安全第一,勿存僥幸心理。社交平臺在做旅游攻略引流以及推薦的時候,也要守住底線。運營團隊應審核博主發布推薦出行地點是否存在安全隱患,并加以提醒,不能為了流量置他人的人身安全于不顧。對于地方來說,應根據游客數量的變化而跟進安全警示措施,不能任由網紅打卡地在安全上“裸奔”。無論何時,無論何事,安全永遠是最重要的一條。(逯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