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新資訊:班組現場|“汗蒸房”內的檢修工
【班組現場】
原標題:“汗蒸房”內的檢修工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葉小鐘 通訊員 鐘健豪 徐志杰 實習生 謝遲
(相關資料圖)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在“汗蒸房”般的環境中工作,戰暑運、保安全,用辛勤的汗水澆筑著鐵路運輸生產的安全堤壩。
今年暑運,鐵路客流激增,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廣州機務段作為華南地區最大的機務段,每天既要擔當1000余對圖定機車牽引任務,還要負責機車小輔修、中修和搶修等任務。
為確保機車質量安全,檢修作業都需要在機車內部高精度完成,因作業空間小、工作強度高和體能消耗大,他們揮汗如雨,在鮮為人知的“汗蒸房”內給機車把脈問診,確保機車健康上線。
8月8日10時,廣州機務段傳上組的孟凡東正在練“縮骨功”,蜷縮在DF4-3565內燃機車萬向軸內部檢修作業。轉向軸兩端入口處直徑不到60厘米,內部空間不到1立方米。孟凡東每次接到此類的檢修任務時,都不敢喝飽水。因為在有限的空間作業本就是難事,身體伸展不開,他時常要憋著一股勁,蹲到身體麻木,才會下車休息。
11時,探傷組的葉觀金正在40℃的庫內操作超聲波探傷儀器對機車的輪對齒輪進行檢測。自暑運開始,作為機車走行部的“B超醫生”,葉觀金與工友們月均完成中修機車7臺,小輔修120臺,探傷車鉤240個,探傷輪箍、整體輪踏面960個,微信步數日均達到15000步。
14時,起重木油組的姚凱莉全副武裝爬上近十米的天車駕駛室,迎面撲來的熱浪令駕駛室更像一個烤箱。姚凱莉每天的任務就是將火車頭里的零件按照指示精準地轉移到指定位置。“安全”是姚凱莉最常掛在嘴邊的字眼。“我們負責吊裝的最輕的鐵疙瘩也得有幾十斤重,再提到高空,萬一掉下來,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姚凱莉從進到駕駛室到輪崗這數個小時的時間都要高度集中精力作業,隨時注意安全。
15時,電焊組的劉科偉穿著厚厚的長袖防護服和防護設備,將自己裹得密不透風,手中燃燒的電焊槍就像一個小太陽,電弧溫度能達到5000℃~8000℃,仿佛身邊的空氣都要燃燒起來。焊接時,瀑布般的火花不斷拍打在阻燃防護服上,劉科偉整個人就像置身火海,看到的人都會替他捏把汗。
16時,廣州整備車間的余健正在進行日常作業。作為上部檢保員的他,日常負責機車受電弓的檢修和維護。酷暑之下,余健檢修一臺機車平均用時15分鐘,與工友兩個人每個班平均要檢修30多臺機車的受電弓,每天相當于爬100多層樓的樓梯,洗8個多小時的“桑拿”。
17時,烈日炎炎下的整備場地面溫度已經達到了50℃。在太陽下暴曬的機車表面溫度甚至能達到70℃以上,稍不留神就會被燙傷。機車整備場就像是汽車的4S店,每天有近80臺牽引機車回到這里,接受全方位的檢查和保養。肖啟杰是整備車間的一名檢保司機,對他來說,每天需要彎腰下蹲數百次。
為確保機車安全,廣州機務段質量系統十幾個作業工種、數百名職工每天就這樣在“汗蒸房”里忙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