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今亮點!扶農業服務就是扶農民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扶農業服務就是扶農民
日前,農業農村部首支農作物病蟲害應急防控飛防大隊在河南成立。這是農業農村部以購買服務方式依托農業服務企業組建的無人機應急防治作業服務隊伍。為確?!跋x口奪糧”促豐收行動實施,農業農村部今年在6個糧食主產省開展農作物病蟲害應急防控隊建設試點。
就事論事,航空植保順應了病蟲害防控新形勢,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熱門領域之一。以往,農民一家一戶噴農藥,費時費力,效果還差。如今,無人機飛防,又快又準,算賬下來,農戶和服務組織都劃算。病蟲害統防統治是農業防災減災的重要措施,有效減少了糧食損失,對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農田生態環境具有重要作用。以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為牽引,病蟲害統防統治更易落地,從而實現公共植保、綠色防控。
就事論理,發展農業社會化服務,是小農戶和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基本途徑。近年來,很多市場主體看到商機,紛紛進入農業服務領域,推動了農業生產的標準化。當前,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達95.5萬個,服務面積16.7億畝次,服務小農戶7800多萬戶,約占全國農業經營戶總數的37.7%。小農戶多些好幫手,現代農業就有更大后勁。因此,要立足新階段,樹立“扶農業服務就是扶農民,幫服務主體就是幫農業”的理念,加大和優化對農業社會化服務的扶持,從以下三方面釋放其聯農帶農的潛力。
社會化服務能不能興旺,首先看能否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農民合作社是社會化服務的主力軍,服務對象數量最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以提供居間服務為主,是聯系廣大小農戶與各類服務組織的紐帶。專業服務公司單體服務能力最強,專業化程度最高。服務專業戶更貼近小農戶,可以彌補其他主體的不足。要按照主體多元、形式多樣、充分競爭的原則,大力培育上述各類服務組織,使其各盡其能、競相發展、優勢互補。
社會化服務能不能推開,關鍵看為農服務效果大小。有的服務組織聯合搭建平臺幫農民一攬子解決多重難題,農民見到實效,自然更愿推廣。因此,要鼓勵各地按照資源共享的原則,探索建設多類型的農業綜合服務平臺,圍繞農業全產業鏈,提供集農資供應、農機作業、倉儲物流、農產品營銷等于一體的農業綜合解決方案,破解普通農民做不了、做不好的共性難題,實現更大范圍的服務資源整合、供需有效對接,既服務了農戶,也創造了價值。
社會化服務能不能長久,重點看服務模式有無創新。我國廣袤鄉村產業各異,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農業服務模式也不應千篇一律,要因地制宜發展單環節、多環節、全程生產托管等模式。在農戶家庭經營意愿較強的地區,主要從推廣單環節、多環節生產托管入手,逐步減少分散經營的成本;在農業勞動力轉移程度較高的地區,重點推廣全程生產托管模式,著力解決“誰來種地”的難題。在此基礎上,創新服務主體與生產主體的對接形式和聯結機制。(喬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