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滾動:車廂分區控溫體現公共服務精細化


(資料圖)

原標題:車廂分區控溫體現公共服務精細化

8月10日起,寧波地鐵首次試行全線列車車廂分區控溫模式。強冷區的設置溫度是24℃,弱冷區26℃。(8月11日《寧波日報》)

夏日炎炎,吹空調成了一種剛需。因為身體素質和體感差異,有人習慣空調設置28℃,而有人開26℃都覺得太熱,小到一個家庭,大到公共場所,難免會對溫度有不同的感知,對空調溫度的設置有不同的需求。

與一般民用空調不同,地鐵車廂作為一個開放的、共享的、流動的公共空間,車廂溫度還受到停站開關門內外冷熱氣流頻繁交換、高低峰客流人員密度變化等因素影響,車廂內空調溫度無法一直處于恒定狀態。不同年齡、體質和生活習慣的人們聚集在一起,對地鐵車廂的溫度需求也不同。在公眾權利意識不斷增強的今天,公共服務需要在細節上多一些考量,需要下足繡花功夫。在一個區分性的認識里,“強弱冷車廂”更好地尊重了乘客們差異化、個性化的利益訴求。

近年來,“強弱冷車廂”開始在多個城市的地鐵線路上運行。既滿足大多數乘客“清涼”的需要,也兼顧少數“怕冷”的乘客。類似車廂溫度這樣的公共事務還有很多,首先要在尋求不同利益群體最大“公約數”的基礎上,將“溫度”設置在合適范圍內,滿足大多數人的需要;同時適當兼顧小眾需求,為有特殊需求的人們專門開辟出“通道”“窗口”“車廂”等等以供選擇。“強弱冷車廂”本質上融入了異質思維,傳遞出一個鮮明的符號信息——小眾的正當訴求也不容忽略和漠視,少數人的合理需要也應充分兼顧。如此,才能真正實現公共服務的精細化和人性化。(楊朝清)

標簽: 公共服務 公共場所 夏日炎炎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