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視訊!歷史舊賬違法也應追責
(相關資料圖)
原標題:歷史舊賬違法也應追責
近日,一張“全州縣衛生健康局關于唐某某、鄧某某信訪事項不予受理告知書”的網傳圖片引發熱議。告知書稱,“經核實,你們超生的孩子(屬第七孩)是由全縣統一抱走進行社會調劑,不存在拐賣兒童的行為。為便于和促進全縣計劃生育工作的開展,當時被全縣統一進行社會調劑的超生孩子去向,沒留存任何記錄。因此,我局對你們提出的信訪事項不予受理。”這一答復讓當事人感到寒心,也引發網友強烈質疑。
7月5日,廣西桂林市政府新聞辦發布通報:責成全州縣對漠視群眾訴求、行政不作為的縣衛健局局長和分管副局長等相關人員停職檢查。與此同時,到底有沒有超生孩子被“社會調劑”,成為輿論關注的更大焦點。在那張冷冰冰的告知書中,公眾讀出的除了“漠視群眾訴求、行政不作為”,還有全州縣衛健局拿來做擋箭牌的“歷史事實”。按照全州縣衛健局的解釋:當時對孩子的處理是按照規定來的。對一直苦苦找尋孩子的父母沒有任何安慰,對于曾經做過的事情沒有任何愧疚,就因為送走別人的孩子不過是一筆歷史舊賬?
該告知書并未明確解釋“社會調劑”的具體情況。不可否認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為了應對當時計劃生育工作的嚴峻形勢,一些地方的確采取了很多現在看來非常不妥甚至過激的方式。但就算按照當時的法律法規,如果全州縣“對違反計生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強行超生的子女中選擇一個進行社會調劑”的做法屬實,也是完全違背基本的人性和相關法律的。雖然父母違反了當時的超生條例,但未經監護人同意將兒童帶離監護人或家庭,絕無法律依據。更何況,政府對超生孩子采取所謂“社會調劑”措施,竟然沒有任何手續可查,沒有任何記錄可追溯。
歷史留下了一筆糊涂賬,現在不能再糊涂地看。就算當年“是根據全縣嚴峻的計劃生育工作形勢需要作出的決定”,錯了的也要承認要改正,該追責的要追責,這是政府應有的負責態度。新官哪能不理舊賬,現在要做的不是把包袱甩給歷史,而是要盡快查清歷史真相。告知書中提到的政策是哪一年制定的、持續了多少年,到底有沒有、有多少孩子被“社會調劑”,他們的去向又是哪里,當地要有讓人看得見的努力。
按照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要求,自治區紀委監委牽頭會同有關部門已經派出工作組,指導桂林市進行調查處理,相信真相能夠水落石出。做過錯事,就要有勇氣承認,仔細檢視當年政策存在的問題和給群眾造成的損失,并采取審慎而合理的辦法,盡快找到被“調劑”孩子的下落,給包括唐某某在內的所有超生家長和公眾一個交代。“孩子調劑”這樣的歷史問題遲早要面對,一味地回避不是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的正途,把責任一股腦地推到前人身上也不是該有的擔當。(賈亮)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