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信息:治理網暴,要共識更要共治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原標題:治理網暴,要共識更要共治
“尋親男孩”劉學州在海邊服下大量抗抑郁藥物自殺,打賞外賣員200元的上海女子從樓上一躍而下……網絡暴力屢屢制造悲劇,常常引發人們的警醒與反思。然而,悲劇似乎并未讓躲在陰暗處的網暴者停下“獵殺”的腳步,他們依然流轉于各個社交平臺,伺機對無辜的人發起攻擊。
今年以來,各大互聯網平臺上的網暴現象明顯增多,且多與線下社會熱點緊密結合。其中原因是發動網暴、跟風討伐的成本較低,從而導致了用戶發布攻擊內容較多。網暴事件的屢屢發生,不免讓人們心生焦慮。
要根治網暴痼疾,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約束和制度保障,也需要通過平臺技術的迭代和機制的完善,方能遏制網絡暴力的發生。就以平臺來說,在治理網暴的問題上,應當不遺余力。比如,半年來,抖音就已經從私信、評論、舉報等多方面進行精準預防治理,上線了12項新功能,包括結合抖音小安,上線一鍵防暴功能,并成立了專門的心理安慰團隊。然而,僅憑平臺孤軍奮戰,缺乏法律和制度的充分支撐,缺少平臺間的有效協同,就整體而言,治理效果恐怕難以滿足民眾迫切的期待。須知道,平臺從來不是網暴必然存在的土壤,只是如今信息生產和傳遞的載體,是網絡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不再讓網暴打擾生活、制造悲劇,已經在全社會達成廣泛共識。而要驅散網絡空間的網暴陰霾、根治網暴毒瘤,則需要每個網絡參與者都行動起來。有共識,更有共治,網絡才能變得清朗。我們不能指望某個環節的改善就能治理網暴,只有全鏈條互動、全生態共治,網暴才能失去生存的空間。(林抱樸)
標簽: 上海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