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快消息!【工人日報社評】從“特崗教師”話題上熱搜看鄉村教育的春天


(相關資料圖)

【工人日報社評】

原標題:從“特崗教師”話題上熱搜看鄉村教育的春天

工人日報-中工網評論員 韓韞超

提升鄉村教師的經濟地位與社會地位,振興鄉村基礎教育,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絕非朝夕之事,需要日拱一卒的決心與耐心,需要無數人為之傾注心血、付出汗水。

“特崗教師”話題近日沖上網絡熱搜榜——據6月18日中新社報道,2022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央“特崗計劃”招聘工作啟動,按照教育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于做好2022年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實施工作的通知》,今年全國計劃招聘特崗教師6.7萬人。

特崗計劃是中央實施的一項對中西部地區農村義務教育的特殊政策。這項始于2006年的政策,旨在通過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兩基”(即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攻堅縣、縣以下農村學校任教,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從事農村義務教育工作,創新農村學校教師的補充機制,逐步解決農村學校師資總量不足和結構不合理等問題,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促進城鄉教育均衡發展。截至2021年9月,這一政策已為中西部地區鄉村學校補充特崗教師103萬人。

“鄉村學校應當做改造鄉村生活的中心,鄉村教師應當做改造鄉村生活的靈魂”——陶行知先生多年前的話依然契合今天的現實。在當下鄉村振興國家戰略的實施中,鄉村教育振興是其重要組成部分,而辦好鄉村學校、留住鄉村教師則是重中之重。特崗教師計劃很大程度上為欠發達地區解決了招教師難的問題,促進了農村貧困地區規范辦學與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有統計顯示,特崗教師3年服務期滿后留任率達85%以上。同時,這一計劃也增加了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機會,緩解了教師招聘存在的城鄉冷熱不均現象。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2018年,貴州鄉村教師梁俊帶著任教學校的學生在央視舞臺放歌,讓人們看到了鄉村教師的堅守;在今年北京冬奧會的開幕式上,馬蘭花合唱團天籟般的歌聲,讓18年堅持在河北阜平鄉村學校教孩子音樂的鄧小嵐為更多國人所知。近年來,多地開展最美鄉村教師評選活動,也影響、帶動了更多人關注鄉村教育、為振興鄉村教育貢獻力量。

近3年,全國計劃招聘特崗教師人數呈遞減趨勢,這一定程度說明隨著脫貧攻堅的收官和小康社會的全面建成,招聘特崗教師已由增加數量向優化結構與質量轉變。今年的特崗計劃,明確提及要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體音美、外語、科學、勞動、心理健康、信息技術、特殊教育等緊缺薄弱學科教師的補充,這顯示出鄉村教師的結構正日漸完善。

近年來,從國家行動到民間力量,都在努力做好振興鄉村基礎教育這篇文章。從避免偏遠地區孩子上學長途跋涉之苦而合理撤點并校,到堅守義務教育有保障特別是“控輟保學”底線,再到持續多年的特崗計劃以及各類支教行動,諸多政策措施正在發揮出明顯的積極作用。提升鄉村教師的經濟地位與社會地位,振興鄉村基礎教育,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絕非朝夕之事,需要日拱一卒的決心與耐心,需要無數人為之傾注心血、付出汗水。

基礎教育關乎國家發展和民族未來。那些投身、扎根于鄉村的園丁,像一束束光,照亮著山里娃的人生路。那響徹山谷的瑯瑯讀書聲,更是一座座大山乃至整個國家的希望之聲。以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為切口,促進城鄉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以鄉村教育助力鄉村振興,筑牢強國偉業和民族復興根基,鄉村教育未來可期。

標簽: 工人日報 特崗教師 鄉村教育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