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奮發不懈,百煉成鋼

原標題:奮發不懈,百煉成鋼

“百煉鋼”化作“繞指柔”,薄如蟬翼的“手撕鋼”為航空航天、高端電子制造保駕護航;鍍鋅工序加裝黑色耐指紋膜,使家電面板表面光亮、不留指紋,供給突破創造全新需求;加工精度比頭發絲還細的“筆尖鋼”,讓圓珠筆尖用上中國造……近年來,國產特種鋼產品從“跟跑”向“領跑”加速轉變,折射出中國鋼鐵業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回望中國鋼鐵產業變遷,從生產平平無奇的“大路貨”到制造高端先進的“俏尖貨”,這正是結構轉型和艱苦創新反復淬煉的結果。

“刮骨療傷”去產能,為鋼鐵業“浴火重生”創造新機。為擺脫虧損陰霾,中國鋼鐵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實施了世界鋼鐵發展史上最大規模的產能更新計劃。“十三五”期間,累計壓減鋼鐵產能1.7億噸,取締超1.4億噸“地條鋼”。“僵尸企業”和落后產能應退盡退,讓優勢產能得以充分發揮,為企業搞研發、促轉型提供了本錢和底氣。過去5年,中信特鋼研發費用達到銷售收入的近3%,寶武馬鋼研發投入率從2017年的1%提升到去年的近4%,通過加大技術投入,優化工藝流程,實現研發突破,為促成一項項創新成果、沖破一次次技術壟斷打下堅實物質基礎。

“苦練內功”謀創新,讓鋼鐵業走上新路。無論是“補短板”打破國外壟斷的“手撕鋼”,還是“填空白”刷新世界紀錄的纜索鋼,背后都是企業“十年磨一劍”的默默堅守。為成功叩開0.02毫米不銹鋼箔材的大門,太鋼技術團隊歷經10余年攻關,先后進行700多次試驗,攻克170多個設備難題、450多個工藝難題;從研發到下線歷時數年,中信特鋼啃下“纜索鋼”這個硬骨頭,一根鋼絲能拉起5輛小汽車,創下世界最高強度紀錄……一代代中國產業人、科技人耐住寂寞、潛心研發,助力鋼企煥發全新產業競爭力的同時,更讓鋼鐵業告別粗放發展的老路,大踏步邁上創新發展的新路。

鋼鐵是工業的“糧食”,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近年來,通過與高鐵、家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緊密合作,國產特鋼的品種更多、性能更強、市場更廣。未來,鋼企仍需加大投入、補齊短板,攻克更多關鍵核心技術,為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和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添薪蓄力。

立足新發展階段,鋼鐵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路線圖”已然清晰。前不久,《關于促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印發,明確提出力爭到2025年,鋼鐵工業基本形成布局結構合理、資源供應穩定、技術裝備先進、質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競爭力強、綠色低碳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期待雄踞世界鋼鐵業“半壁江山”的中國鋼鐵工業能奮發不懈,再上發展新臺階。(韓鑫)

標簽: 百煉成鋼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