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換柳”到“還柳”,凸顯民意之重

原標題:“換柳”到“還柳”,凸顯民意之重

近期,浙江杭州西湖景觀提升改造過程中,有關部門移走7棵沿湖病柳,在原地加種月季花,引發網友廣泛關注和爭議。面對輿情,當地迅速吸取各方意見,已在原路段完成柳樹補植。

“西湖換柳”為何引發輿論風波?一方面在于西湖與柳樹形成了特殊的文化聯結。自古以來,柳樹就是西湖之美必不可少的文化“標配”。移走了關鍵區域的柳樹,難免讓人感覺少了點“文化味”,心生惋惜之情。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關鍵的,景區管理部門在移走柳樹過程中,并未及時向公眾說明原因,沒有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盡管初衷不壞,但方式不夠柔軟細膩,最終影響了西湖風貌,傷害了公眾感情。

歷史文化景觀是大家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承載著公眾特定的文化想象和情感寄托。西湖從“換柳”到“還柳”,也為其他地方開展歷史文化景觀保護工作提了個醒。只有科學決策、公開透明,多一些“問計于民”,少一些“一廂情愿”,才能真正守護好文化的根脈、歷史的饋贈。(孟德才)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