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珍愛文物古跡 呵護文化遺產

原標題:珍愛文物古跡 呵護文化遺產

據央視新聞報道,近日有網友發文稱,開館僅10多天的陜西考古博物館,有多處展陳裝置被游客破壞。

從網友發布的圖片中可以看到,考古博物館一樓展廳內陳列著一些切成立方體的土塊,土塊上存在明顯的缺角、開裂以及人為的劃痕;西漢時期的彩繪漆箱復原品上也有著明顯經過觸摸后留下的指紋印,而在物件旁邊明顯擺放著禁止用手觸摸的標識。更令人氣憤的是,千年地裂噴砂遺跡,竟成為一些游客的“告白墻”。該館工作人員證實,館內的確有多處展示物被破壞。博物館目前有安保人員進行巡查、勸阻,但因為游客較多,除了露在外面的土塊外,還有很多互動設施也遭到嚴重破壞。

近年來,有關游客損毀文物古跡、自然景觀的報道不時出現,引起公眾的關注和譴責。遏制此類不文明行為,首先要進一步普及文物保護常識和相關法律,引導廣大游客樹立遵守法律和文明守則的意識。就像詩人卞之琳說的,“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習慣,讓文明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其次,應進一步提高違法者成本,以零容忍的態度對損毀文物古跡的行為頂格處理,絕不姑息。只有讓違法者真真切切感受到“肉疼”,才能真正起到震懾作用,告誡廣大游客遵守規則,養成文明旅游的好習慣。

另外,我們也要看到,個別展館、景區在管理、保護方面仍存在缺陷,給個別游客留下了可乘之機。這就需要管理部門積極查找自身問題,比如根據展品的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以及展品特點,提前做好布展規劃和防范措施;再比如有針對性地在重點展區加強人工巡查頻次、增加視頻監控密度等,不給那些不文明游客留下可乘之機。

文物古跡承載文明、傳承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珍貴遺產,必須不遺余力做好保護工作,這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李思)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