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41歲菜販單良考研,為何感動全網

原標題:41歲菜販單良考研,為何感動全網

近日,江西師范大學軟件學院公布了碩士研究生復試結果,排行第一的是一位已參加8次考研41歲的菜販單良。他的勵志故事感動了許多網友,讓上班族們在柴米油鹽中又想起了詩和遠方。數年來,既謀生又求學,單良平衡雙重身份的背后,是普通人對于生活與理想的堅持和拼搏,帶給我們許多啟示。

向生活低頭,不等于放手。2004年,單良從天津工業大學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專科畢業,進入到了母校的圖書館工作。當時的他亦有書香為伴,以夢為枕。2006年,他進入到南開大學計算機專業攻讀本科。但不幸的是,恰逢父親突發重病,為盡孝他辭去工作,為醫療花掉積蓄后,又四處謀生替父還債。面臨如此重創,他仍沒有放棄求學夢,邊掙錢邊考研,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只要有汗水澆灌,夢想也能在夾縫中生存。因此,網友才會被他“生活不易,永不言棄”的信念所感染,許多研友也紛紛表達了對他的敬佩和贊嘆。

追逐過程的意義和平衡身份的努力,共同書寫了屬于單良這類大齡考研者的傳奇。每年都會有成千上萬的考研成功的故事,為何“41歲菜販8次考研復試第一上岸”會吸引大家眼球?實際上,這是社會關注到了考研大軍中的一個“縮影”——大齡考生。這些考生因某種變故,不能一心一意備考,在生活重壓下舉步維艱,但仍然一往無前。從專升本,再到本升碩,這個過程已超出了學歷提升本身的價值,而轉變為讓人生不留遺憾。

雖然這樣的研友是少數,但他們的精神持續鼓舞著一代代考研人,發揚著積極的社會正能量。在考研人數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環境下,涌現出許多“考研太卷了”“卷不動就躺平”的消極聲音,打擊了一些求學者的信心,甚至曲解了研究生階段學術深造的意義,將考上研和好就業直接劃上了功利的等號。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單良,為考研“正名”,除了獲得學歷外,考研本身是實現人生價值和目標的一種方式。

最后,不容忽視的是,十幾年的求學路上單良要克服無數阻礙,才能伏案苦讀終上岸,這樣的決心和毅力正是抵制當代急功近利學風的一種力量源泉。當然,這種經歷也不該被夸大化或標簽化,我們更應該看到,當生活給予你很多考驗后,你是否保持同樣的心態,即在歷盡滄桑后依舊給出“唯一的答案”。(邵威儀)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