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大賞花經濟功夫在“花”外
原標題:壯大賞花經濟功夫在“花”外
春風吹拂,片片花海、座座花園。人們踏青賞花、打卡留影,賞花,成為村民增收新引擎、鄉村振興突破口。
同時,一些地方的賞花經濟面臨著“曇花一現”的現狀。如何破解這一難題,筆者認為,不妨從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從重外表到重內涵。文化是旅游的核心競爭力,賞花經濟也是如此。應注重提升“花海”氣質,實現從重外表到重內涵的轉變,通過充分挖掘美麗花朵背后的文化資源,讓特色民俗、歷史文化助力賞花經濟,進而培育每一片花海的“唯一性”“獨特性”,既避免了“千花一面”,又能實現“常來常新”、吸引“頭回客”變“回頭客”。
其次,以花為媒帶來聯動效應。花期再長,終有花落之時。培育壯大賞花經濟,使其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就要提供更加豐富的旅游產品,推介鄉村美景、美食、民俗、土特產和文創產品,帶動旅游、休閑、餐飲、服務等相關產業,創造更大經濟價值。力爭在提升旅游服務中心、餐飲、住宿、娛樂等硬件設施前提下,因地制宜舉辦各類音樂節、文化節、美食節等活動延長“花期”,積極引導農戶參與其中,做好“賞花后”文章,吸引游客觀賞主題公園、基地、加工生產基地,購買食品、文創產品、精油等商品。
最后,拉長鏈條形成合力。受氣候和地理因素影響,各地花期早晚長短各有不同,為聯手培育賞花經濟帶創造了條件。新疆各地正突破行政區劃,通過組建旅游聯盟等方式,強化區域聯動,為壯大賞花經濟奠定堅實基礎。須強化頂層設計,推動各地賞花節會活動差異化發展,互動互補、握指成拳,讓賞花從點到帶、從一日游變多日游,充分釋放賞花經濟潛力。
正視短板和不足,提升品質與規模,壯大賞花經濟,需在“花”外下更大功夫。(馬呈忠)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