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清明祭掃要以防疫安全為先

原標題:清明祭掃要以防疫安全為先

清明是緬懷先人、寄托哀思的時節,當前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處于特殊時期,安徽省民政廳已下發《關于做好2022年清明祭掃工作的通知》。3月21日下午,在民政部召開2022年清明節祭掃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之后,省民政廳立即召開全省電視電話會議,對我省清明祭掃的各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以確保群眾健康祭掃、安全祭掃、文明祭掃。

隨著清明節到來,到墓前祭掃,是慎終追遠的常規方式。當前,疫情形勢嚴峻復雜,清明祭掃,必須要以防疫安全為先,要服從疫情防控大局。

事實上,近年來,健康安全文明的清明祭掃方式已為越來越多的人接受,通過網絡祭掃、書寫寄語、家庭追思等方式緬懷故人,寄托哀思,將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情感融入現代文明的方式來表達。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籠罩的當下,這類祭掃方式的現實意義進一步凸顯。

文明祭掃,是疫情防控的必然要求。當前,全球新增確診病例連續第二周反彈,我國新增本土感染者數量仍處于高位,波及地市范圍持續增大,疫情仍在發展階段。奧密克戎載毒量大、傳染性強,因祭掃帶來的人員流動和聚集,將會加大輸入性和聚集性疫情傳播風險,給疫情防控工作帶來巨大壓力。

文明祭掃,是創建文明城市的必然選擇。眾所周知,傳統焚香燒紙的祭祀方式會增加對大氣的污染,因攀比心理作祟認為祭品越多越好的觀念更是容易讓清明節變味。破除陋習,選擇更加文明、節約的祭掃方式,無疑會在助力疫情防控的同時,讓城市更加氣清景明,營造文明健康的節日氛圍。

清明節掃墓祭祀,最重要的是寄托哀思,悼念已故親人。網絡祭掃、書寫寄語、家庭追思……祭掃的形式變了,但心意不變。讓我們積極響應倡議,清明期間,采用健康文明安全祭掃,降低疫情傳播風險,對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負責,也是對亡者最好的告慰。(章平周)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