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清明祭掃,要安全也要溫度

原標題:清明祭掃,要安全也要溫度

據本報報道,本周末,本市將迎來首個清明祭掃高峰。今年,本市將推出網絡祭掃、代為祭掃和現場祭掃三種方式,并提供增設服務網點和窗口、延長服務時間、優化服務流程等便民惠民服務項目,做好清明祭掃服務保障工作。

清明節到墓前灑掃,是慎終懷遠的常規方式。然而,疫情尚未結束,錯峰祭掃不聚集、遙寄思念悼逝人,已經成為更多市民的理性選擇。清明祭掃,必須要以防疫安全為先。

市民自覺遵守清明節相關工作安排。相應地,熱線電話、網上客服、交通秩序維護、墓園秩序維護,則一定要提前把工作做到實處,并做好預案。讓不熟悉流程的市民能夠順利預約、讓親至墓園的市民順利往返、讓進出墓園的市民對探訪時間心中有數。越是工作量大、細節多,越要把工作做細。更好地服務現場祭掃的市民,注意事項的提示、實際行為的引導,都需要細心和耐心,更需要有一份換位思考的愛心。

代祭掃服務,是近年來新興的服務內容,但服務是否達到入心標準、細節是否到位,是市民關注的焦點。代祭掃服務的核心,不是機械化地完成一個流程,而是整個流程是否足以讓市民寄托哀思。標準化地完成一個個環節,應該考慮到生者、逝者的特殊情況,最好提前做詳細問詢,落實個性化服務。

網絡祭掃,是節省時間、忽略空間距離的最佳選擇。其個性化服務水平同樣有待提升。每個家庭都會有個性需求。各云祭奠平臺,在保障網絡祭奠過程的順暢、提供更多固定選項的同時,如果能在個性化定制的方向上做出努力,相信網絡祭掃的方式,將會得到更多的認可。

清明追思無絕期,安心貼心的服務也該無止境。在防疫的大背景下,為市民提供更加溫暖周到的祭掃服務,需要民政、交管等主管部門和各殯葬服務機構出臺更多的便民和惠民舉措,讓市民過一個安全、健康、文明的清明節。(侯江)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