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事關10多萬人的飯碗,“老壇酸菜”該如何自救?

原標題:事關10多萬人的飯碗,“老壇酸菜”該如何自救?

“3·15”過去了兩天,圍繞“老壇酸菜”的輿情仍熱度不減。各方聲音交織,卻很少有人注意到,酸菜的原料是芥菜,而眼下在湖南岳陽的芥菜產地,20多萬畝芥菜正進入收獲季節,數萬菜農眼睜睜看著這一年的收成,有可能迎來“賣難”的局面。

一個農業產業能夠發展起來,背后是創業者的篳路藍縷、開拓者的不懈奮斗,能夠成為知名品牌,更凝結了幾代農民群眾胼手胝足、日夜付出的心血。

以華容芥菜為例,這種大葉芥菜植株碩大、莖多葉厚、質地脆嫩,經腌制后微酸爽口,長期受市場歡迎。借此原生優勢,華容芥菜從20世紀80年代的家庭作坊起步,走過“小散亂”階段,步步壯大,如今年產量超過100萬噸,相關規模企業達到40家,年產值達50億元,華容芥菜品牌價值達19億元,形成“有基地、有園區、有品牌、有龍頭企業”的產業格局。

中國百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全國最大的芥菜生產基地、湖南十大農業品牌……30余年艱苦創業,一系列“金字招牌”加身,芥菜產業如今成為華容第一大富民種植產業,生產、加工、銷售和運輸涉及的從業人員10多萬人,當地干部介紹“全縣每4名勞動人口中,就有1人從事芥菜相關產業”。

君山醬腌菜雖然規模不如華容芥菜,但同樣吸附了數萬人就業,相關加工企業達到16家,是當地的富民產業之一。

產業發展之路從來不是一帆風順,困境不等于絕境,危機中更要找生機?!袄蠅岵恕笔玛P10多萬人的飯碗,對地方政府、相關企業、行業協會,甚至每一個從業人員來說,眼下最重要的是要把產業自救擺在中心位置,圍繞自救在“破、改、恒”上多下功夫。

地方政府、相關企業、行業協會等要拿出不破不立的魄力?!袄蠅岵恕陛浨槌霈F后,有許多關心當地產業的網民提出建設性意見,比如抓住輿情應對的關鍵窗口期,在事發現場召開質量建設現場會,啟動“質量建設年”,主動邀請媒體和消費者監督等。在我國產業發展之路上,海爾“砸冰箱”等類似經驗并不鮮見,可資借鑒,地方政府要著眼地方長遠發展,敢于擔當,讓消費者第一時間感受到整改的決心,也讓從業者擁有沖破困境的信心。

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更要痛定思痛,化危為機,在食品安全監管和質量檢測上嚴格落實國家標準,并兼顧現代人的衛生理念,推動整個生產流程的整改和規范。規模做大了,管理跟不上,衛生理念落在后面,在一些農產品初級加工行業里并非孤例。對于食品衛生,消費者天然在心中有一道“紅線”,企業要對此心存敬畏。借此機會,監管部門要督促和幫助企業推動整個生產流程的整改和規范,推動管理者、一線工人的理念更新,像愛護眼球一樣珍惜品牌、重視質量。

經此重創,可以預見“老壇酸菜”的產業之路必然坎坷,地方政府也好,企業和從業者也好,都要保持“十年磨一劍”的恒心,要有從頭再來的決心,抓流程管理、抓質量安全。酸菜是傳統美食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受群眾喜愛,大葉芥菜等原料的原生優勢更是難以替代,要相信芥菜以及相關產業的競爭力,必須用質量重新贏得消費者信任、贏得市場份額,在陣痛中走向涅槃,在蛻變后迎來新生。(半月談評論員 周楠)

標簽: 10多萬人 老壇酸菜 產業自救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