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避免學生減負之后“教師更累了”

原標題:避免學生減負之后“教師更累了”

近日,江西金溪縣教體局在答復人大代表《關于落實“雙減”政策的建議》時透露,在“雙減”工作推動落實過程中,遇到了學生減負之后“教師更累了”“教師的焦慮情緒明顯比之前增加了”等問題。該局表示,要從教師的角度思考,切實關心關愛一線教師,提高教師福利待遇,增加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為了全面落實“雙減”政策,各地紛紛出臺減負提質、減負增效、課后服務、延時服務、作業管理等措施,這無疑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民進中央在提案中就指出,不少一線教師在崗時間達10-11個小時以上,較“雙減”政策前明顯延長。“雙減”政策實施后,教師工作責任大、節奏快、任務重,教師普遍反映精神壓力較大。

“雙減”雖然不是給教師減負,但也不能成為增負。解放孩子的同時也要解放教師,我們不能指望身心疲憊的教師給孩子提供優質的服務。能否切實給老師減負,直接關乎“雙減”的成效。“雙減”落實中碰到“教師更累了”,如何破解值得引發深思。

為教師減負,當然不是簡單地讓教師少干點活兒。累還是不累,很多時候取決于內心的感受。樂意去做一件事,付出再多勞動也不會覺得累。反之,稍稍增加一些工作量就會動輒叫苦連天。換言之,為教師減負,除了權衡工作量之外,更需要在激勵關愛等方面做足文章。

在推進“雙減”落地的過程中,很多地方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嘗試。比如,將教師增加的勞動體現在績效考評以及評優評先中。有些地方還出臺有針對性的“減負增能”措施,比如采取彈性上下班制度、工作定時限量機制和工作積分制等,利用“錯峰編排”“自由午休”“時間銀行”等舉措,幫助教師靈活調配工作休息時間;主動統籌組織教職工子女的接送、看護工作,為教職工提供“平價暖心晚餐”,通過加強生活需求保障讓教師“有溫暖”。

為教師減負,有一個頑疾不容回避——教師的負擔不只是來自教育教學工作,教師們之所以普遍感到“壓力山大”,很多時候是拜本職工作之外的事情所賜。名目繁多的督察、檢查、評比等,讓教師疲于應付。因此,理應對照減負清單,堅決清理督導、檢查、評比、社會業務進校園、相關報表、抽調教師等行為,讓教師能安安心心教書育人。(胡欣紅)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