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競賽還給真正有興趣有特長的學生
原標題:把競賽還給真正有興趣有特長的學生
張西流
據央視報道,根據“雙減”意見等文件精神,教育部正在會同相關部門,對《關于面向中小學生的全國性競賽活動管理辦法(試行)》進行修訂和完善,2018年9月,教育部制定印發上述管理辦法,對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活動作出規范要求。根據近三年來的工作經驗,教育部門發現在競賽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著借機開展培訓、收費或變相收費、評獎過程不夠規范、清單外競賽違法違規舉辦等問題。
2021年初,教育部要求面向中小學生的競賽要全面自查,堅決防止由家長或其他人代勞等參賽造假行為,嚴禁中小學招生入學與任何形式的社會競賽掛鉤。同年8月,教育部公布最新中小學全國性競賽活動名單,30余項競賽進入“白名單”,一些“山寨”競賽活動無處遁形。眼下,教育部門進一步強化中小學競賽管理,其效果值得期待。
學科競賽本是開闊學生思路、培養學科興趣、提高創新思維能力的“好經”,但在功利誘惑之下,往往被主辦單位、培訓機構、學校及家長念歪了,某種程度上甚至淪為功利角逐場。學科競賽本是“小眾運動”,卻逐漸演變成了“大眾項目”,在初高中擇校亂象、高考加分及保送制度下,很多學生參與學科競賽的功利心被強化,這些都違背了學科競賽的初衷。
基于此,2018年以來,多部門聯合開展整治校外培訓班行動,引發了一場學科競賽“停賽”潮。官方競賽“白名單”一經公布,就在中小學生競賽圈和培訓圈中引發“地震”,中小學數學“四大杯賽”——“迎春杯”“希望杯”“華羅庚金杯”“走美杯”,如今三個已經停辦,一個僅面向高中生。以“奧數”為突破口,國家和地方叫停“奧數”競賽、取消“奧數”培訓、嚴禁“奧數”成績與升學掛鉤等,同時明確小升初免試就近入學,嚴禁擇校。盡管如此,有媒體報道顯示,山寨“葉圣陶杯”作文大賽自2016年始,至2021年居然已舉辦了31屆,可見相關競賽管理措施并非無懈可擊。
強化中小學競賽管理,關鍵是回歸育人導向。首先,國家層面要做好頂層設計,引導、規范學科競賽朝著有利于教育事業、人才培養和孩子健康成長的方向發展。同時,要加強對競賽管理政策的宣傳,讓師生和家長充分了解掌握權威競賽名單。此外,要出臺有效措施,凈化競賽環境,優化競賽獎勵機制,弱化功利誘惑,將競賽舞臺還給真正有興趣、有特長的學生,讓學科競賽回到最初的軌道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