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快訊 >

增收節支一刻不松,糧食安全才有保證

原標題:增收節支一刻不松,糧食安全才有保證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2月25日召開新聞通氣會表示,當前國內糧食市場供應充足、運行平穩。從目前秋糧收購價格看,進入收購旺季以來,稻谷價格以穩為主;玉米價格相對平穩、略有上漲;國產大豆走出獨立行情,價格保持高位運行。

盡管國際市場糧食價格大幅上漲,國內市場總體還是比較平穩的。一方面,得益于糧食連年豐收,去年全國糧食產量已達13657億斤,再創新高,從而給糧食安全和糧價穩定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真正做到了手中有糧,心中不慌;另一方面,得益于糧食市場管理有序、監管有力,沒有出現借國際市場糧價上漲而大肆炒作現象,特別是加大對資本的監管力度后,資本對糧食等的炒作現象大為減少,維護了良好的市場秩序,沒有了資本的炒作,沒有了引發糧食市場恐慌因素,糧食市場秩序基本穩定。

同時,在如何掌握糧食進口節奏方面,也能更加把握國際市場糧食形勢變化、特別是國際局勢變化,調整糧食進口節奏。去年進口糧食1.65億噸,其中第四季度超過3600萬噸,有相當一部分將增加今年的市場供應。盡管如此,在糧食安全問題上,仍然不能有絲毫放松,必須繼續一著不讓地抓好糧食安全工作。只有確保糧食有保障,經濟社會發展才能平穩,廣大居民才不會有恐慌情緒,社會才會穩定,國家才會安寧。

如何才能保質保量地維護糧食安全、不折不扣地做好糧食安全工作呢?最重要的是兩條:一是增收,一是節支。增收是做好增量工作,在發展中維護安全;節支是做好存量工作,在提高糧食使用效率上確保糧食安全。

糧食產量已經“十八連豐”,但是從糧食安全角度出發,仍不能有半點麻痹松懈思想,而要繼續加大糧食生產投入力度,鼓勵廣大農民生產糧食,確保糧食供應不出現問題。日前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堅持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飯碗主要裝中國糧,確保糧食播種面積穩定、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為此,文件特別強調,要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

作為人口大國,只有倉廩實,才能天下安。這也意味著,在糧食增收問題上必須保持堅定的信心和決心,必須時刻有危機感和緊迫感,必須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和技術創新力度,確保糧食連年豐收。

在抓好糧食增收工作的同時,糧食的節支工作也要加強。在糧食使用方面,浪費糧食的問題十分突出。據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課題組此前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我國餐飲食物浪費量約為每年1700萬至1800萬噸。

因此,節約糧食、減少浪費,就目前的情況下,比糧食增收更為重要。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既抓糧食增收,更抓糧食節約,杜絕糧食浪費,確保糧食安全。糧食增收節支,必須成為永遠不松懈、一刻不放松的課題。(譚浩俊)

標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