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全部納入監管
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邢生祥
為進一步規范全省非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行為,青海省教育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等10個單位日前共同制定下發《青海省校外培訓機構預收費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全省所有采用預收費模式的培訓機構均需與托管銀行簽訂托管協議,預收費全部納入“青海省校外培訓機構收費監管平臺”管理,做到“應托管、盡托管”。
《辦法》規定,監管平臺監管培訓機構預收學員培訓費用,向學員提供繳費、師資和課程查詢等服務,對學員預繳費情況實時監管,保障學員和培訓機構雙方合法權益。監管平臺與“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與服務綜合平臺”聯通,對監管數據實時上傳交互。培訓機構以任何形式收取的預收費全部進入監管平臺培訓機構收費專用賬戶,不得使用本機構其他賬戶或非本機構賬戶收取培訓費用。
《辦法》明確,全省培訓機構收費項目與標準在培訓場所、網站等顯著位置公示,不得以任何名義向學員攤派項目及標準外的費用或者集資。收費時段與教學安排協調一致,按培訓周期收費的,不得一次性收取或變相收取時間跨度超過3個月的費用,收取費用不得早于新課開始前1個月;按課時收費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或變相收取超過60課時的費用,收取費用不得早于本門科目剩余20課時或新課開始前1個月;按周期和課時同時收費的,只能選擇收費時段較短的方式,不得變相超過3個月。
據悉,青海監管資金撥付將采用“一課一銷”模式,與培訓機構授課進度同步、同比例,培訓機構授課完成后須通過監管平臺向學員或家長發送確認申請。學員或家長在課程開始前申請退費的,原則上一次性退還所有費用;學員或家長在課程開始后提出退費要求的,按已完成課時的比例扣除相應費用,其余費用原則上一次性退還。培訓機構、學員或家長可憑糾紛解決相關證明材料,向托管銀行申請撥付或退還培訓費,托管銀行將根據解決結果撥付或退還資金。
標簽: 校外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