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將完善技術工人的整個職業發展通道 打破“天花板”“隱形門”
1月7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十四五”職業技能培訓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有關情況。
吹風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職業能力建設司司長劉康表示,勞動者不愿當工人,技能成才、技能就業吸引力不足的問題確實是存在的。為了不斷壯大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的技能人才隊伍,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規劃》當中專門就完善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提出了明確要求。
劉康介紹,人社部將完善技術工人的整個職業發展通道,要打破目前的“天花板”“隱形門”,形成技能人才的縱向職業技能等級階梯,探索拓展技能人才“新八級”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橫向是技能人才和專技人才等相應的人才可以貫通發展。
此外,還要完善技能人才的評價體系。健全以職業能力為導向、以工作業績為重點、注重工匠精神和職業道德養成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全面推行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并且要將評價結果和使用、待遇掛鉤。目前,全國已經遴選了3100多家第三方社會評價組織,有11000多家企業已經備案開展自主評價。
劉康表示,人社部將推動《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這個重要文件落實、落地、落企,引導企業建立健全符合技能人才特點的工資分配制度;推動企業建立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探索技能激勵辦法。此外,還要加強對技能人才的表彰激勵。完善以國家獎勵為導向、用人單位獎勵為主體的技能人才表彰獎勵體系。加大對高技能人才在各級各類表彰當中的傾斜力度。要做好目前的“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評選表彰,而且要給他們更高的待遇。
劉康指出,與此同時,人社部門現在還在推動中國特色企業新型學徒制。這種新型學徒制就是通過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等方式,對開展學徒培訓的企業給予相應的職業培訓補貼,推動后輩技能人才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