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巨諾成功舉辦首屆研發日活動
藥明巨諾(港交所代碼:2126)今天成功舉辦了首屆研發日活動,公司管理團隊分享了公司近期至長期的研發策略、在血液腫瘤、實體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研發進展及創新亮點,與眾多投資者、分析師及業務伙伴進行了深入交流。
中國上海,2022年12月15日 – 藥明巨諾(港交所代碼:2126),一家獨立的、專注于開發、生產及商業化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的創新型生物科技公司,今天成功舉辦了首屆研發日活動。藥明巨諾管理團隊分享了公司近期至長期的研發策略、在血液腫瘤、實體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的研發進展及創新亮點,與眾多投資者、分析師及業務伙伴進行了深入交流。
(資料圖片)
藥明巨諾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怡平在研發日活動中表示:“經過6年多的發展,在眾多投資者、業務伙伴等相關方的信任與支持下,藥明巨諾成功打造了集研發、生產、商業化于一體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開發平臺,以及充滿前景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管線,將適應癥從血液腫瘤拓展至實體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未來,我們將繼續引入并開發更多前沿技術、推進產品管線,將最好的細胞免疫治療產品帶給每一位患者。”
藥明巨諾首席醫學官Mark J. Gilbert博士概述了公司的研發策略及管線進展,并著重分享了靶向MAGE-A4的TCR-T治療在實體腫瘤中的潛在臨床價值及開發計劃。Mark J. Gilbert博士表示:“我們很高興借助研發日的機會介紹我們的研發進展,展示藥明巨諾針對多個關鍵實體腫瘤適應癥的下一代創新技術平臺。我們很激動能擴充我們的產品組合,并計劃在明年將候選產品推向臨床研究。”
藥明巨諾臨床科學與醫學服務高級副總裁秦耘圍繞血液腫瘤、實體腫瘤及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闡述了患者的巨大未滿足需求、公司現有管線產品的優勢、臨床開發的進展與規劃。秦耘表示:“我們不僅深耕血液腫瘤領域,最大化開發倍諾達?的潛能,也積極探索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領域如紅斑狼瘡上的應用,同時,我們在實體腫瘤領域開展多項極具前景的研究,希望盡早帶來新的突破,踐行我們服務患者的承諾。”
藥明巨諾高級副總裁、首席科學官Shaun Paul Cordoba博士介紹了公司在早期研發領域的目標、優勢、策略,以及對公司下一代細胞免疫治療產品的展望。Shaun Paul Cordoba博士表示:“憑借藥明巨諾的專業經驗與技術知識,我們通過‘武裝’CAR產品提升其性能,設計符合中國乃至全球市場需求的新型CAR產品。”
藥明巨諾高級副總裁、技術運營負責人曹曉平博士分享了公司在產品工藝、生產等方面的能力及優勢,并介紹了加速產品工藝開發和提高產品可及性的策略。曹曉平博士表示:“我們已建立了多個工藝技術平臺,可支持并加速從早期研發、臨床研究、到上市申報及上市后持續改進等不同研發階段的項目。我們在生產運營、優化物料使用、物料國產化、產能提升與新技術平臺開發等方面不斷探索,致力于技術創新及提高產品可及性,最大化降低成本,滿足更多患者的治療需求。”
此外,藥明巨諾于本周初在第64屆美國血液學會(ASH)年會上公布了倍諾達?(瑞基奧侖賽注射液)分別在中國成人復發/難治性濾泡淋巴瘤(r/r FL)及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r/r MCL)患者中的最新臨床數據。
瑞基奧侖賽在中國成人復發/難治性濾泡性淋巴瘤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摘要編號:4640)
這項關鍵2期RELIANCE研究納入了組織學確診為1級、2級或3a級r/r FL的患者。符合條件的患者在淋巴耗竭化療后隨機接受劑量水平為100或150×10? CAR+T細胞。數據截止時(2021年12月17日),基于28例受試者的中位隨訪11.7個月的結果,瑞基奧侖賽展現了良好的臨床反應,實現了較高的完全緩解率(CRR)和客觀緩解率(ORR)(6個月的ORR、CRR分別為100%和83.33%),且安全性良好(只有1名患者經歷了≥3級的神經毒性(NT),無≥3級的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預期將在更長的隨訪時間后,披露更新的安全性和療效數據。
瑞基奧侖賽(relma-cel)在中國成人復發/難治性套細胞淋巴瘤(r/r MCL)患者中的初步安全性和有效性(摘要編號:3326)
這項在中國開展的2期單臂開放研究納入了接受了至少2線治療(靶向CD20抗體、蒽環類或苯達莫司汀、BTKi)的MCL患者。患者在清淋化療后接受了100×10? CAR+T細胞。截至2021年11月30日,11例患者的初步數據顯示瑞基奧侖賽在r/r MCL高危患者中的臨床療效良好(最佳ORR 81.8%,最佳CRR 54.5%),≥3級的CRS(1例)和免疫效應細胞相關神經毒性綜合征(ICANS, 1例)的發生率較低。這項研究正在進行中,未來將披露更新的結果。
(文章來源:界面新聞)
標簽: 藥明巨諾